干栏式陶屋模型
所谓“干栏”,其实就是典籍对南方蛮族这种架空而建房屋的总体表述,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称为“檐巢”“巢居”等。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也就是说,这种建筑基本可以确定是早期南方人的普遍居住形式,这当然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南方谷深林密,湿热难当,遮天蔽日的瘅疠(dànlì)之地,遍布蛇鼠蚊虫,这就需要“构木为巢”来抵御外来侵害。利用大树作架,围绑上木棒,下铺藤条,上盖茅草树叶,就是今天的“树屋民宿”。“干栏”一词,在各种典籍中,又作“干阑”“麻栏”“杆栏”“葛栏”“阁阑”“高栏”等。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名字,大概和南方蛮族的方言有关,只是具体是哪个民族,目前有争议,没有定论。《魏书》记载,僚人“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赤雅》中说:“人须栖其上,牛羊犬畜其下”。简单来说,上层住人,下层养畜,即为“干栏”。因此,“干栏”式建筑,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吊脚楼。
贵州目前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干栏”式建筑模型,无疑是1978年赫章可乐遗址24号墓出土的一件西汉陶屋模型,通高53厘米,面阔39.5厘米,进深31厘米。陶屋架空而建,分上下两层,用四根梯形实心柱支撑于一块长方形地坪之上,地坪四周有浅立沿包围。四柱立于地坪四角沿内,柱间无板壁。四柱上端均开有工整的长条形卯口,左右两柱卯口内,分别榫入一根长横枋,类似今天楼板下的木楼枕。地坪正中,安置一套双脚踏舂米碓,碓臼为方形,中间碓窝通常放置待加工的粮食,看上去非常坚固。碓架为两根长方体木头,木头前端有穿孔,孔内嵌有碓头,碓头和碓臼一般都是石质,圆润结实。碓架中部,立有一块支撑石板,上端塑有左右两个U形槽口,碓架两木置于槽口内,就像活动的跷跷板,科学地利用了杠杆原理。碓架后端,同样立有一块支撑石板,同样塑有两个槽口,这块支撑石的作用,主要是双脚在踩碓劳作时,能够用双手倚扶支撑石,掌握平衡和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