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一凡读字丨“弟子事师,敬同于父”,这个“父”字你真的懂吗?

动静原创撰稿:一凡
1699016220
动静原创

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记载,后来被演化为“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意思是说,学生侍奉老师,应当像对侍父亲一样恭敬;哪怕只是做了你一天的老师,那你也应当一辈子像对侍父亲一样恭敬他。据传说,这句话出自姜太公的《太公家教》。

姜太公,名姜尚、吕尚、吕望,字子牙,是西周齐国始祖。他智勇双全,辅佐文王、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西周初,姜太公为“师”(武官名),也称“师尚父”。相传,他著有《六韬》《太公家教》等书。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首先,“师”是一个武官名,其次,姜太公被称作“师尚父”。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的“父”和我们今天理解的“父”是不同的。那么,最早时候的“父”是什么意思呢?

图1:“父”字的甲骨文写法

先来看看“父”字的甲骨文写法(见图1),一条竖线是指示符号,另外一边则有手持工具之意,它代表手上持握着石斧或石凿之类的工具。所以,“父”字造字的本义就是从事劳动的男性,手持尖锐利器开辟道路的人。

远古时候,人们利用工具进行体力劳动,对开创生活具有重大意义,从而受到特别的尊重。因此,“父”是古人对这类男性的尊称。当“父”的“手持尖锐工具劳动”本义消失后,就把“父”字加上一个“斤”,另造了此意的代替字——“斧”(见图2)。

图2:“斧”字的甲骨文写法

也就是说,“父”字的本义不是专指父亲,而是古人对从事劳动的男子,尤其是能够手持尖锐工具开辟道路的人的尊称。这就是为什么古时期有很多人以“父”为名了,比如夸父,还有孔子的先祖孔父嘉等等。

《诗·小雅·伐木》:

既有肥羜,以速诸父。

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宰杀了羔羊,请来同宗众尊长。这里的“诸父”,就是指同宗族的长辈。在古代,天子对同姓诸侯,诸侯对同姓大夫,也尊称为“父”,多数就称为“诸父”。

图3:“父”字的隶、楷、行、草书写法

什么时候开始“父”字专指父亲,这个无从考证。但据统计,古人对父亲的称呼多达80余种。所以,“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中的“父”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父亲”了。

编辑

王青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