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我们的“十四五”丨聚焦“点、线、面”,贵州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动静原创
1763093204
动静原创

11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贵州聚焦“点、线、面”三个维度,在工业转型升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新闻发布会现场

聚焦“点”的突破,抓好企业主体培育,努力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发展格局。启动实施工业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加强政策资金支持,打造茅台集团、能源集团、磷化集团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区域竞争力、产业带动力的龙头企业,培育航宇科技、中伟新材料等一批细分行业、细分市场领军企业、单项冠军,催生固达电缆、振华风光等一批“独角兽”企业、行业“小巨人”。目前,全省共有千亿级工业企业2户、500亿级企业5户、百亿级以上企业16户,十亿级工业企业167家,工业法人单位5万余户,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局面。

着力“线”的延伸,抓好延链补链强链,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结合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指导各地因地制宜选准具有竞争优势、带动作用和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逐一编制“一图三清单”,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强、产业链条完善、龙头企业支撑突出、发展空间大的重点产业链。启动实施“电动贵州”建设,依托吉利、奇瑞等整车企业,培育了从原材料到电池生产、整车制造全产业链。积极推进与中航工业、航天科工、中国商飞等央企务实合作,加快贵州航空产业城、航发黎阳生态圈建设,构建起从零部件、发动机到整机的航空工业产业链,贵州工业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发展韧性更强,老三线焕发了新生机。

布局“面”的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构建耦合共生产业生态。紧紧围绕工业主导产业,推动企业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集聚,助推产业链、供应链耦合,培育壮大工业产业集群。积极发挥矿产资源比较优势,在织金、瓮安、开阳等地推动磷、煤、氟化工耦合发展,打造资源开发新模式,培育资源型产业集群。积极依托贵州酱香白酒发源地和主产区优势,围绕赤水河流域,加强白酒企业舰队培育,强化包装配套,加快高粱、小麦基地建设,项目化推动“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打造世界级酱香白酒产业集群,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围绕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配套建设了一批工业设计、物流保障、金融服务、中试平台等生产性服务机构,为产业集群发展赋能。

记者

洪英杰

编辑

洪英杰

责编

罗亚楠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