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省大数据相关领域实现快速增长。从其中一个产品的生产数据来看,上半年,全省生产服务器6万多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50%以上。这些增量从哪儿来?一起走进企业看一看。
贵州云上鲲鹏生产车间
在位于贵安新区的贵州云上鲲鹏智能生产车间,即将用于省内某智慧交通项目的定制服务器正在加紧生产。
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中心总监邓顺辉介绍,最近车间生产基本上都是8小时满负荷运转,上半年已经完成50多个不同行业的定制化样品,部分项目达成合作已经进入生产阶段。
邓顺辉说:“例如现在正在生产的服务器可能会用在隧道节能场景,需要实现灯光跟随式地照明,背后就需要强大算力支撑,相比通用机型我们增加了加速卡提升算力,再利用鸿蒙技术联合开发对应的软件产品,这一套方案全部都是奔着国产化的技术方向去走的,性价比更高。”
贵州云上鲲鹏产品团队正在讨论技术方案
国产化技术,不仅带来更低的成本,更意味着安全与可控。作为华为与贵州全面合作的重要载体,云上鲲鹏依托华为行业顶尖技术,去年五月正式投产以来,已经取得了超过12个亿的合同销售额。
据悉,上半年,云上鲲鹏业务重心逐步从党政口拓展到重大行业,目前已经为交通、教育、医疗等行业客户交付了近百个定制化方案。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数字政府总监余茜介绍,客户需求集中在核心信息数据的安全保障,上半年有80%的销售份额是省外业务。
随着关键基础硬件环节落地,以鲲鹏服务器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链也在贵州逐步延伸开来。
余茜表示,经过一年的磨合,目前云上鲲鹏已经实现了包材、钣金、塑胶等零部件本地化采购,未来将计划完成PC、机箱等部件的本地化配套,进一步提升本地整机硬件配套能力。与此同时,基础软件、杀毒、应用等三十几家生态合作伙伴也纷纷在贵州落地,云上鲲鹏也将继续布局软件、鸿蒙根技术业务板块,提升软件配套能力。
记者从省大数据局了解到,随着“东数西算”提速推进,牵引基建投资大幅增加,贵州大力发展服务器、存储设备等上游硬件制造产业,云服务、数据清洗加工等下游数据应用产业。上半年,贵州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达80.4%。大数据产业链越“链”越强,让云上鲲鹏等年轻企业展翅而起。
而在相距十分钟车程的贵安新区西部国际智能产业园,已经落户五年的贵州浪潮英信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也持续释放产能,在数字化转型的算力需求增量背景下,上半年,企业服务器总产值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267%,下半年,贵阳浪潮大数据产业园投产在即,产业布局更加完善。
贵州浪潮英信科技有限公司
存量企业稳步增长,新产能逐步释放。今年上半年,第一次剥离了新能源电池数据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总产值依然保持了22.8%的增长势头,与此同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6.5%、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陈澍告诉记者,从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上半年贵州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现“两快一稳”的特点,电子信息制造业、软服业增长快,电信业收入稳步增长。
“三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陈澍说:“上半年,存量企业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不断的提升,规模总量不断壮大,培育发展了一批百亿级、50亿级企业。另一方面招商引资相继落地了一批比较大的企业,去年和今年上半年也都进行了投产,注入了新的增量。接下来将围绕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机等产业延长一批整机产业链,为我省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