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双培”行动开展三年来,全省累计培训少数民族群众408609人次。
据了解,贵州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其中有10个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2018年以来,贵州对存在汉语言障碍的少数民族群众,组织开展汉语言和实用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三年来,省民宗委先后投入专项资金2300多万元,举办培训班4438期,培训群众222490人次;教育、人社、农业农村、扶贫、共青团、妇联等部门举办培训班3709期,培训群众186119人次;通过双语广播、手机App等渠道开展辅助巩固学习,覆盖群众近100万人。
通过摸清底数、加强业务培训、加强督促推进,实行短期培训+长期巩固、语言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语言培训与促进脱贫相结合等方法,三年来,参加“双培”行动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总计76614人,实现就业24826人,实现创业1993人,参加培训后最终顺利实现脱贫76614人,脱贫率达100%。
除了国家通用语言在民族地区得到推广普及,“双培”行动也进一步科学保护了少数民族语言,让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交融互鉴,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潘选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开展“小手牵大手•我教长辈普通话”,一帮一、N帮一等结对帮学活动,持续巩固学习成果,提升国家通用语言交流能力。重点针对民族地区18—60岁有国家通用语言障碍的少数民族群众开展培训,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消除60岁以下少数民族劳动力国家通用语言交流障碍现象,基本实现各族群众能够顺畅运用国家通用语言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