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制造丨“数智”赋能山地农业向“新”而行

动静原创
1756211460
动静原创

在贵安新区,“数智”力量赋能农业发展的生动图景已率先铺展 ——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既守护着生态发展的底色,又为粮食安全与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为即将到来的数博会增添了“数智助农”的鲜活内涵。

在贵安新区龙宝村3163亩责任田,一架植保无人机正低空盘旋,其喷洒的超细雾状农药具有强渗透力和高均匀性,大幅提升病虫害防治效率。

贵安新区兴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文龙介绍,现在主要是用无人机防控,如果有病虫害的话,根据不同的病菌来配药,无人机每个小时能防控100亩。

龙宝村探索了“无人机+绿色防控”的生态农业模式,示范田中心区域的“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物联网”系统实时运转,将田间温湿度、病虫害等数据传至后台,系统经大数据分析预判病虫害趋势,指导无人机精准施药,将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高峰镇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王培官说,截至目前,已经开展了3次统防统治,这块示范田预计在九月中旬基本成熟,亩产量预计600公斤以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这家企业展示大厅内,一块巨型LED大屏实时更新着全省各区市县的农机作业量。

贵州省山地智能农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韦朝议说,这套“北斗农机管理系统”集成了北斗导航、5G通信、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通过接入全省农机服务组织数据,能实时调度闲置农机跨区域作业。同时,可以记录每台农机的作业面积。

这套“农机管理系统”,可收集管理全省农机服务组织、设备、机手等信息,并探索业务撮合、补贴线上申报等功能。同时,企业依托贵州(贵阳)山地智能农机创新发展平台建立的农机交易市场,已吸引38家企业入驻,2025年销售3300台套覆盖“耕、种、管、收、烘”全环节的山地农机等设备。

贵州省山地智能农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韦朝议说,下一步将聚焦智慧农机全链条升级,加速构建“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一体化生态,助力山地农业现代化。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专题

记者

杨三湖

编辑

杨云婷

责编

周雅婷

编排

李佳

编审

谢红娟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更多
已经到底了
这里还没有新评论~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