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九味书屋丨终于,我们都活成了薛宝钗

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茅台之声
1604671440
积分商场

终于,我们活成了薛宝钗

终于,我们活成了薛宝钗

00:00 / -

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一句关于阿泽的旁白:懂事的孩子,只是适应了环境做懂事的孩子,适应了别人错把他当成大人的眼神。

这样的孩子,《红楼梦》里也有一个,就是薛宝钗。

大家没有发现吗?

宝玉黛玉湘云们还一团孩子气地吵吵闹闹的时候,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薛宝钗,言谈举止就已经是一个成熟稳重的女性,没有半点青涩稚气,青春美丽的躯体里仿佛安放着一个老灵魂。

第4回在书里一露面,落在别人眼中,便是“年岁虽不大,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他们把这两人放在一起比,大概因为她俩都是亲戚家姑娘,又年龄相仿,有横向可比性。

很显然,无论长相还是性格,薛宝钗都全面碾压林黛玉。

这怎么能比嘛!宝钗根本是个特例。

黄菡老师说:“每个人的时间表是不一样的。”

当黛玉的成长机制还未启动,宝钗的性情塑造已经收工。

就像小孩怎么跟大人比心智,没定型的半成品和一个已经上架的成品怎么比性能稳定?

薛宝钗所有的成长,在入住贾府之前已基本完成。

剩下的,便是在余生里一点点完善和修订。

王熙凤是充男儿养大的,已经很特别了,宝钗的养成更全面。

一面走大家闺秀的路线,一面像男儿一样担着光耀门楣的重担。

书中写:“当日有他父亲在日,酷爱此女,令其读书识字,较之乃兄竟高过十倍。”

分明是在说:这兄妹二人智商份额分配极度不均等,薛蟠扶不起来,宝钗则天分极高。

父亲于是转而把宝押到了女儿身上,“令其读书识字”,好为日后入选嫔妃或者才人赞善之职打下基础。

寥寥六字虽轻描淡写,背后付出的心血却不言而喻,换来的是宝钗无书不知的渊博。

杂学旁收融会贯通,“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学问上早早打通了任督二脉,从此看待世界的眼光与深度高人一筹。

都记得吧?林黛玉行酒令时说了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就被她抓个现行,犀利地开玩笑要黛玉跪下受审。

她自曝其短说:我怎么知道的?废话我看过啊!为此还挨过打骂呢!

她说:“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最怕见了些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这说法特别务实,角度也很贴心:

咱们闺中女生看书是修身养性的,犯不上看那些耗人心血精气的。

这见识让黛玉低头暗服,没有半点抵触,从此被宝钗妥妥收服,“孟光接了梁鸿案”,两个优秀的女生成为了知己。

宝钗也第一次向黛玉袒露出了自己的脆弱:

“我虽有个哥哥,你是知道的,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

说起来又是母亲又是哥哥的,其实她才是一家之主,比黛玉操的心更多。

“自父亲死后,见哥哥不能依贴母怀,她便不以书字为事,只留心针黹家计等事,好为母亲分忧解劳。”

被迫长大的她,这种辛苦委屈无处诉说。

对外以进宫待选之身,背负着拯救颓势家族的希望;对内要照顾家里的买卖,哥哥不中用,连请伙计们吃顿饭犒劳一下这样的事都得她提醒;

进到内室又要帮享了一辈子福的母亲做针线,承欢膝下;

现在又客居贾府,作为薛家形象代言人,她又得上下左右应对周全。

早熟是有代价的,所以她什么都懂,什么又都不热衷。

薛姨妈说:“宝丫头古怪着呢,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

请问一下这位母亲,你给你女儿营造出让她可以无忧无虑倾心打扮的心境空间了吗?

房间里的陈设更是如雪洞一般,让人心中一凛。

贾母都说年轻姑娘住这样的屋子犯忌讳,她敏感地觉察到这姑娘活得并不快乐。

心里的负担太重,以至于要从物质上开始,做心灵的减法。

过生日,宝钗作为寿星点戏,点的是《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这戏明面上热闹,也不够唯美,谁知她喜爱的竟是那段戏词《寄生草》:“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声声都是出离之心。

原来,这个姑娘物质上尽管一直被富养,但因为早熟,悟性太高,精神上一直很孤独,她体会到做人的苦,却也无处可逃。

那就安心做人吧,做得滴水不漏圆融通达。

其实一旦缜密周全的思维模式养成,做到这种程度也并不难。

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她都摆得平,能帮的人她都尽量帮。

湘云想做东她负责出螃蟹;黛玉想吃燕窝她海量供应;

对最不得势的赵姨娘,她也一样把伴手礼送到面前。

就算贾府让她帮忙管个家,在探春强势推出承包制改革的时候,她也能替非既得利益者们争取一点油水,保证改革的平稳推行。

没人能挑出她的不好,人人对她交口称赞,湘云天天想着她做亲姐姐。

也有人说她虚伪心内藏奸,比如42回之前的黛玉,就屡次挤兑她,她都默默吞了。

自己已身处成人的世界,而黛玉们还在来的路上,没法解释也没法计较。

她是她们的知心姐姐,他们开心,她跟着一同笑;当她们哭泣,她会第一时间伸出温暖的手为其拭泪。

太善解人意,太会把控大局,太会春风化雨地提高士气。这样的女生太强大,她一个人就是一支孤独的队伍。

第34回宝钗被薛蟠气得痛哭一夜,第二天还按时起床该干嘛干嘛。

这样的经历我们不是也有过?

谁的人生不曾经历过几次幻灭呢?

连完美如宝钗也要承受选秀落选的挫败。我们绝不会寻死觅活哭闹上吊,和宝钗一样面不改色地将生活继续。

人人觉得我们无所不能,可亲可靠,强大独立,我们大部分时间也是这么自勉着过的。

已经自控到再不会失态,聪明到不会掉坑,明智到让一切尽在意料之中,当然,也再难有因祸得福的惊喜。

若就这样活下去一直到老到死,人们大概会管我们这样的人叫“一世得体”。

终于,我们心里怜惜着林黛玉,疼爱着史湘云,把自己活成了薛宝钗。

我们现在看上去都很好很体面,偶尔回望过去,也不是没有遗憾的,但能怎么样呢?

关山已远,更深露重,前路漫漫,善自珍摄。

编辑

胡刃 李旎

责编

石右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