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最近,黔西南州出土的两把汉代铜矛,受到特别青睐。一把正在广东省惠州市博物馆参加“夜郎对缚娄的问候——黔西南古代文物惠州特展”,一把则远赴成都市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准备参加5月27日正式开展的“丝路吉金——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为什么这些博物馆对黔西南出土的汉代铜矛,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呢?
曲刃铜矛 兴义市马岭镇龙井村出土
灭商建周的周武王,曾经在身边的物品上,镌刻各种警醒之言,类似今天的座右铭,其中一句铭在矛上,云:“造矛造矛,少间弗忍,终身之羞”。翻译过来,就是矛啊矛,不要乱用,忍一时风平浪静,否则让你人设崩塌,不得善终。周武王为什么会把这句话镌刻在一把矛上呢?也许只是对身边物件的一种随机选择。当然,也可能是因为相比刀、剑、戈等兵器,矛不能砍,也不能割,只能纯粹的“刺”。换个角度理解,就是这东西特别“尖”,好比荀子《议兵》中,将矛比喻为“惨如蜂虿(chài)”的蜂蝎毒刺,杀伤力大,一出手就容易致命,所以要特别慎用。
矛的历史非常悠久。旧石器时代,人类就知道将石头打制成一头是尖的,才具备杀伤力,这种尖状石器其实就是最早的矛。新石器时代,人类又学会将石块、木头、动物骨头等磨尖,再拴绑在木柄上,使用这些锋利的石矛、木矛、骨矛,便能够捕获更多的猎物。青铜时代,开始出现铜矛,并投用于战争。当时有“五兵”的说法,就是指五种兵器。尽管在不同的典籍里,对五种兵器有不同的记载,但无论哪一种,都有铜矛。也就是说,铜矛是早期军队最常规和最基本的装备。一把完整的铜矛,分为矛头和矛柄。矛头为青铜铸造,插入矛柄,柄是木质或竹质,容易腐朽,难以保存。因此我们今天说的铜矛,其实一般只是单指矛头。矛头由上身和下骹两部分组成,矛身用于刺杀,矛骹用于插柄。
目前正在惠州市博物馆展出的黔西南汉代铜矛,1993年出土于兴义市马岭镇龙井村的大坝中心,国家一级文物。通高25厘米,最宽5.5厘米。矛身整体较细,中部起隆脊,左右两侧对称展开成刃,刃向上锐收成锋。脊后侧中部,开有一道非常明显的凹槽。铜矛使用后,通过这条凹槽,可以沉淀血液,给人带来更强烈的感官效果。还有一种说法,这条凹槽可在铜矛进出时减少阻力,增加出血量,故又有“血槽”“血沟”或“饮血”之称。矛身下的矛骹为直筒形,下粗上细,骹口为平口圆形,用于插入削尖的木柄或竹柄。矛骹下端还铸有加固的箍钮,箍钮两端有突起的短直钩,绳索通过缠绕短钩,可以将矛头进行拴绑和二次加固,防止矛头从柄上脱落。这把铜矛不仅锋芒逼人,保存完好,其与多数汉代铜矛最大的不同,就是曲刃的设计。也就是说,这把矛在原刃的基础上,专门设计有两个凸刃,左右对称,形成一矛展四翼。由于翼的存在,不仅让整个铜矛的线条流畅和灵动,同时在实战中,能够刺入敌人时扩大伤口的长度和面积,大大增加杀伤力。
曲刃铜矛结构示意图
远赴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参展的铜矛,同样是一把曲刃铜矛,1998年出土于安龙县龙广镇板拉村,距离兴义市马岭镇龙井村仅为28公里。这把铜矛保存状况略差一些,因此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通高31厘米,最宽5厘米。尽管也是圆筒形矛骹,但与马岭龙井村出土铜矛的平口骹不同,其下端骹口内凹,开成V字形,同样有箍钮加固。此外,这把铜矛看上去虽然稍微脆弱,但同样锋利,身形则更加纤细修长。毫不夸张地说,稍微用力,就可以在敌人身上造成严重的贯穿伤。
曲刃铜矛 安龙县龙广镇板拉村出土
为什么这些外地博物馆青睐黔西南出土的这种汉代铜矛,其实是有原因的。成都金沙遗址属于巴蜀文化圈,巴蜀地区出土战汉时期的铜矛,多为柳叶形矛身,骹为圆筒形,有长有短,多为平口。黔西南的两件均属圆筒形短骹,但骹上箍钮的设计,基本不见巴蜀铜矛。云南出土的滇矛,主要有柳叶形和阔叶形两种矛身,也多为平口骹,其中一些也有类似箍钮的设置,但比较之后,并没有找到和黔西南非常相似的器型。广东惠州市属于越文化范畴,越式矛多为骹口内凹,与安龙板拉村出土铜矛的骹口类似。同时,其刃部内凹也有带曲成V字形,但越式矛的曲刃,首先感觉是宽大和粗狂,不精致,而且几乎都为一凸,而非黔西南这种十分明显并且连续起伏的两凸。云南江川李家山,曾经出土两凸四翼的曲刃矛,但上凸不明显,矛骹又太细,故感觉头重脚轻,特别是与马岭龙井村出土铜矛比较,二者之间还是有较大差距。楚式矛则两刃较直,和黔西南出土的区别更大。总之,黔西南州出土的这种汉代铜矛,因为矛身连续起伏的曲刃,流畅灵动,其他文化圈基本未见,故而显得非常特别,大概这也就是受到其他地方博物馆青睐的主要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