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开工以来,全国各地各行业铆足干劲,工厂、写字楼、地铁,在一个个生产生活场景里,大数据观察到当下奋进的中国节奏持续加快,活力不断释放。
早晨七点半,北京西二旗地铁站已是人潮涌动。
互联网企业工程师 王女士:今年开工以后,我们公司也是在加紧去推进产品。
互联网企业工程师 姚先生:项目要比去年多一些,整体节奏也会稍微快一些。
西二旗地铁站附近汇聚了全国半数的知名互联网企业。我们利用智能设备对这里的早高峰,进行了连续多天的观测。
正月初八,早高峰的一个小时,出站2500人;两天后,人数翻倍;两周后,这里一个小时的出站人数近6000人。在北京,不仅是这一个站的人流量恢复迅速。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开工第二天,早高峰时段的北京地铁人流指数就已经超过节前的最高水平。而全国18个重点城市的地铁人流指数也出现同样的趋势,在开工两周时,比2019年疫情前水平高出了31.5%。
比起以往,中西部迎来了更多的人,人流量同比增长最多的十个地区中,有六个地处中西部。更多人也给生产带来了更快的节奏,在各地的工业园区“开工率”前十的地方,中西部地区也占了七成。节后开工两周来,在大数据观察的全国1030个重点工业园区,在岗人数同比涨幅超过了20%。
当前,各地重大项目工程也在加紧建设,持续推进。
春节过后,长三角铁路22个在建项目中的900余处施工点已全面复工。2023年,长三角铁路计划推动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金甬铁路等项目按期开通,稳步推进沪苏湖铁路、杭温高铁等重点续建项目建设,力争萧山机场联络线等项目年内实现开工。
日前,通过“铁路快通”模式报关的农产品中欧班列,在呼和浩特海关所属集宁海关监管下,顺利从七苏木铁路物流中心驶出,满载来自内蒙古本地的葵花籽,预计10到12天抵达俄罗斯科列措沃。“铁路快通”模式实现海关、铁路、运营企业数据互通,进一步压缩中欧班列申报成本。
集宁海关副关长 王逸阳:“铁路快通”模式是海关为促进中欧班列发展推出的一项便利措施,能节约通关时间20小时,缩短整体运行时间1—2天,单箱可以节省费用2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