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乡村常常会出现一群人,他们并不是村里人,但他们关注着村里每一户人家的一砖一瓦,他们的常用词就是“安全”、“保障”。今天,动静要给大家介绍这群人中的一员——贵州省长顺县危改办副主任杨红梅。
“顶不漏雨,壁不透风,门窗完好,室内地面平整”,这是农村实施“住房有保障”的基本标准,也是杨红梅在验收时说得最多的话。在长顺县的摆所镇茅山村,经过排查一个村民的自建房屋,没有达到安全标准,马上做了上报处理,今天是房屋整治后验收的时间。
杨红梅告诉动静记者,他们随时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房屋改造之后全部都是安全住房。而且她强调,住房质量检查工作一定要严谨和细致:“牵涉到千家万户的住房问题,如果说我判定错误了,那在补助资金上,农户补助资金相对就少,他没有自筹资金的话,就会给他增加更大的困难。”
从担任长顺县危改办副主任那一天开始,杨红梅几乎每天都奔波在路上。9年时间,她的足迹遍布全县各个村组,走访危改户超过7000户;亲自认定、鉴定质疑房屋3000多栋;验收改造危房3300多栋。
对改造和整治的房屋,杨红梅要求必须做到100%全覆盖进行验收,确保改造和整治的房屋改造一栋安全一栋。她还通过举办业务交流、现场培训、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把“住房安全保障标准”全部落实到位。
鼓扬镇交麻村,村民韦玉全在她的帮助下,落实了各项扶贫政策并使用房改资金,重新修建了自家房屋,做起了生猪养殖,去年已经实现了脱贫。杨红梅结对子帮扶的7户贫困户,如今已有两户脱贫,其余5户计划在今年全部脱贫。
离开交麻村,杨红梅又要赶往下一个村落。这一路,她将继续奔忙着。
杨红梅太忙,她的全部心思和精力,都放在乡亲们的家上。动静记者在采访杨红梅的时候,发现了她的两个生活细节,悄悄地透露了她的秘密,到底是哪些生活细节呢?敬请关注明天的动静客户端。
视频编辑:杨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