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文化老人 | 文化活动家、教育家刘方岳

动静原创贵州省文史研究馆
1656907500

在现代贵州历史舞台上,有一批值得被我们熟记的文化人物,他们是录入了贵州反清斗争中第一个宣传新文化新思想的贵州辛亥革命先驱平刚,民国《贵州通志》的总编纂任可澄、杨恩元,中国建筑学奠基人之一的朱启钤,享誉全国的大书法家严寅亮、萧娴,著名出版家、作家、教育家谢六逸、马宗荣等。动静为大家选编了宋洪宪《贵州现代文化人物》一书中的篇目,讲述他们的主要履历,介绍他们在文化事业上的突出成绩。

文化活动家、教育家刘方岳

在中国现代贵州知识界和政界,他是一位人尽皆知的人物。即便是六七十年过后的今天,老人们谈及他仍津津乐道。他就是文化活动家、著名教育工作者刘方岳。

刘方岳(1896一1981年),乳名腹生,学名刘锡麟。“方岳”为老师黄齐生给他的赠号,他读达德学校时遂以号方岳行。其父刘子桓曾任广西阳朔县令,因倡导变法强国,面斥上司,愤而投河自尽。刘方岳为遗腹子,1896年11月16日生于广西桂林,后随家人返回原籍贵阳,靠外婆及母亲做针线活度日。刘方岳幼读私塾,后入达德学校,毕业后考入南明中学。1917年,刘方岳以留学会考第一名的成绩获公费赴日本留学资格。1918年,刘方岳与王若飞随黄齐生等人赴日,就读于东京明治大学政治系,专攻政治经济学,师从日本社会主义学家小田森二郎及政治经济学家河上肇,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国内爆发“五四”爱国运动,留日学生掀起归国潮以示抗议,表达出强烈的抗日激情。刘方岳随黄齐生、王若飞等人一并返回祖国,在上海逗留期间,黄齐生带领他们拜谒了孙中山先生,聆听了革命领袖的教诲。又因准备赴欧洲留学有关事宜,黄齐生带他赴苏州拜会了康有为先生,旋即又因筹措赴欧洲勤工俭学必须之费用拜见了王伯群先生。

同年11月,黄齐生率领王若飞、刘方岳等二十余人登船赴欧洲。刘方岳就读于英国伦敦大学经济系,次年转法国参加勤工俭学。经李立三同志推荐任枫丹白露地区中国留学生代表,从而认识了蔡和森、蔡畅。之后,刘方岳与李维汉、李富春共组“工学世界社”,被选为理事。刘方岳还参与了里昂中法大学事件,被北洋政府驻法公使勾结法国政府驱逐回国。返回贵阳后,刘方岳执教于母校达德中学。他还利用自己兼任贵阳中华书局协理的身份,积极推销进步书刊,并利用课堂宣传革命,讲巴黎公社社史。1926年,刘方岳被贵州省省长周西成以“共产党嫌犯”之名通缉,逃亡武汉、上海等地经商。1927年,刘方岳在上海参与营救狱中的陈延年同志。1928年至1936年,刘方岳先后任南京国民政府交通部秘书、贵阳电报局监理、贵阳保安处秘书等职。1936年至贵阳解放,刘方岳专事教育,先后任达德中学、贵阳高中、贵阳中学教员,国立贵州大学历史系、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史地系副教授、教授。其间,刘方岳还参加组织进步团体“江流社”,创办《抗战教育》杂志,举办“社会主义研究会”,参与“学联”“民先”“筑光”“沙驼”等进步组织的抗日救亡运动。

贵阳解放后,贵州省主要领导约见贵州大专院校五位教授,刘方岳位列其中。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贵阳视察期间,也召见过刘方岳。1951年,刘方岳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秘书处主任,后历任民盟贵州省委委员、贵阳市人民政府委员、省政协委员等职。1981年,刘方岳在贵阳病逝,享年85岁。

刘方岳一生,是反抗黑暗追求光明的一生。在日留学期间,发表爱国演说,促进留学生拒学归国。在法国里昂事件中,刘方岳作为勤工俭学学生先遣团团长与法方交涉,不惧北洋政府驻法公使和法方军警的阻挠,与共产党人多有交往。回国后,刘方岳自觉投身贵州地下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活动。1935年贵州“七一九”事件,国民政府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刘方岳在白色恐怖中四处活动,搜集敌特动态,传递消息,帮助许多共产党员脱离危险,如地下党员严金秋得刘方岳帮助后远走重庆。此外,他还在共产党人主办的《黔风报》上大量撰文,揭露黑暗,阐明真理。全面抗战爆发后,刘方岳在贵州地下党的领导下,公开出面主持组织了“贵阳抗敌后援会”“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并在这些组织中出任主席。他还参加了进步青年和地下党组织的“筑光音乐会”和“沙驼剧社”,在其中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活动。他还出面主办“社会科学座谈会”,多次举行社会科学各类讲座,向与会者宣传进步革命理论。刘方岳还聘请过王亚南(《资本论》中文译者)、徐特立到会作报告。他还参加了抗日宣传刊物《十月旬刊》的相关工作以及参与组织“中苏文化协会”。地下党人张益珊在贵阳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他积极参加活动,并在一次活动中发表演讲,慷慨激昂地说:“能领导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的,只有中国共产党”。由于有这个认识,他先后动员教育进步青年向党靠拢,经他努力走向延安投身革命和加入地下党组织的进步青年,不下几十位。其中包括他的子女、外甥及外甥女。

刘方岳追随光明,但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因是他当年在法国对李立三同志所说的:“本人系遗腹所生独子,老母无人奉养。”所以不能直接参加革命、参加党,但“可给党做些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已有条件加入党组织,却因政治运动等原因使他未加入党的队伍,只能将夙愿寄于儿子,冀其经过努力,加入中国共产党。

作为一个著名的教育工作者,刘方岳对教学工作可谓一丝不苟。上课之前,他把要上的内容做到烂熟于心,到课堂上即便带来讲稿,也从不翻看。需要注意的是,他所讲历史课的每一个年代,每一处知识点,从未讲错,同学们佩服他的记忆力,却不知他备课用功之深。由于对教材熟悉,他讲起课来总是有声有色、通俗易懂,使同学们对历史课产生浓厚兴趣。他讲课时要求学生一定要预习课文,课后要求学生复习。刘方岳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记笔记的能力,总是在黑板上写一个题目,然后讲课,语速不快不慢,很适合大家做笔记。他讲课总能结合当前形势和学生思想实际,把“死”的历史讲活,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针对农民起义的原因,他“用阶级分析的观点讲述历次农民起义的起因、结果和失败根由”。他讲述西方历史时,以自己留法时的亲身经历结合史实生动讲述“巴黎公社”斗争的历史。他还给学生介绍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情况。在叙述中国历史时,刘方岳常用“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而血液常新”这句话来概括,引导学生深思:民族危机深重,中华民族的前途在哪里?在讲中国历史时,刘方岳极善借古喻今。

课余,刘方岳对学生极为友善,他的家中经常“宾客盈门”,几个房间充满青年学生的欢笑。正是在这种与学生水乳交融的接触中,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追求进步,倾向革命。

刘方岳在贵阳一些中学和两所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十几年,由于他认真而勤恳工作,得到广大师生的拥戴,成为贵州教育界、知识界颇有名望的进步学者、教授。他进步的思想、正直的为人、渊博的学识,深为社会各界尤其是青年人所敬重。

参考文献:

1、刘君卫:《忆父亲刘方岳先生》,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29、30合辑,1990年。

2、聂奇慧:《深切怀念我的舅父刘方岳》,载《路漫漫》,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

3、殷以柔:《忆刘方岳老师二三事》,载《贵阳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1983年。

4、何涛:《深切怀念我省知名的爱国民主人士刘方岳先生》,载《贵阳文史》1996年第2期。

5、刘容:《忆父亲刘方岳先生》,载《贵阳文史》1997年第1期。

6、尹克恂:《追忆刘方岳先生二三事》,载《贵阳文史》1997年第1期。

7、贾仁华:《关于刘方岳先生的片段回忆》,载《贵阳文史》1997年第1期。

8、聂奇慧:《温馨的回忆——纪念刘方岳舅父一百年诞辰》,载《贵阳文史》1997年第1期。

作者介绍:

宋洪宪,1954年生,先后任贵州省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近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等。现任《书·画·印》杂志主编,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发表文史类及其他文章数百篇,著作7本。文章曾获全国政协论文一等奖,中央党校、全国讲师团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编辑

王青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