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体育这十年: 展现贵州活力 做好体育文章

贵州省体育局
1673072700

近十年来,贵州省抢抓获批“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健康贵州”建设等历史机遇,不断推进“体育生态化、生态体育化、体育旅游化、旅游体育化”,时隔23年贵州省省运会重启举办,全省9个市(州)一场两馆基本建成等,这一项项成就无不彰显着贵州体育十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十年间,我省建立各类体育社会组织1457个,每年培训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余名,体育社会组织日趋完善;完成104个生态体育公园、100个汽车露营基地、106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任务,强力推进“15分钟健身圈”等运动载体和平台建设,2015—202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从57.26亿元跃升至271.85亿元;投入赛事奖补资金1.2亿元,以赛事扶贫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支持县、市、区开展各类户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1500余场,近3000万人次参与,带动乡村旅游和农特产品销售,助推“黔货出山”,创造了更多灵活就业的机会和增收渠道;还有24个省级体育单项行业协会脱钩改革完成,《天眼新闻》客户端“动感贵州”频道上线,贵州首档体育公益电视栏目《动感贵州》开播,体育大数据有效应用,体育宣传实现创新发展,体育发展活力得到激发。

贵州体育的十年是辞旧迎新的十年,告别了成绩斐然的“十三五”,我们也翻开了新时代的“十四五”篇章。“十四五”时期是我省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建设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的关键时期,是打造活力贵州、健康贵州、幸福贵州,不断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时期。

从发展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要仍然是新时代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体育与教育、科技、文旅、养老、医疗卫生、农业农村和城市发展等领域互动发展更加密切,为推进我省体育事业融合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健康贵州建设引领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协同联动,体育的社会功能日趋凸显,为发展我省群众体育提供了拓展空间;推动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建设,坚定不移增强为国争光、为省添誉能力,为我省竞技体育发展提供了提升综合实力的政策保障;巩固深化“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为我省先行先试探索新模式、新机制、新业态,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了历史机遇。

六盘水玉舍森林滑雪场 贵州省体育局供图

着眼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1952年,毛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新中国的群众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而随着2014年“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也为群众体育发展做出了积极响应。近年来,着眼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认真实施“六个身边”工程,希望为广大群众健身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这十年,我省通过完善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组织,完成省体育总会换届工作,启动向社会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改革工作,逐步推动全省24个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和改革,建立完善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1457个。各体育协会、俱乐部组织群众性体育活动更自觉、更主动,作用凸显。

这十年,我省着力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2013—2017年,在全省共实施了2065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566个乡镇农体工程、6895个村级农体工程和48个老年体育活动中心。2018—2022年,建成全省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45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5628个、城市街道室内外健身设施15478个、足球场地3179块、健身路径工程10785个和绿色健身步道超过8000公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06平方米,全省农体工程实现全覆盖,全省各类已注册体育社会组织1457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5.5%。

多彩贵州自行车赛

这十年,我省不断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活动,利用节假日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和民族体育活动,协助配合省残联、省民委、省农委、省直机关工委举办了“省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省第三届农民运动会”和“全省职工运动会”等,全民健身活动参与人群覆盖妇女儿童、老年人、少数民族和残疾人等各类人群。全省上下联动,每年举办元旦迎新登高、“红红火火过大年”系列健身活动、“多彩贵州”龙舟系列赛等一系列全民健身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还举办“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全民健身日(月)”等群众性赛事活动;建成了“贵州省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了贵州省体育大数据中心的建设。

这十年,我省还广泛开展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十年间,全省共培训了4.5万余名各级社体指导员。除此之外,还加强健身站点建设,指导各地建设健身站点,为广大群众提供公益性体质测定及科学健身指导。

青岩古镇杯全国汽车短道拉力赛 贵州省体育局供图

砺剑十年 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对于体育工作而言,赛场是见证一个地方体育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过去十年,贵州竞技体育不断突破,体育健儿们用汗水铺就了一条崭新的体育之路。

过去十年间,我省印发了《贵州省竞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贵州省体育局关于努力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明确了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路;制定了《贵州省参加重大体育比赛奖励办法》《贵州省参加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保障人员奖励办法(试行)》《贵州省退役运动员安置办法(暂行)》等政策,完善竞技体育保障体系。

十年来,我省在国际国内重大比赛中共获得370枚金牌、363枚银牌、403枚铜牌,在拳击、体操、射击、皮划艇、田径等优势项目上实现了重大突破。

洞穴探险 十二背后景区供图

在这十个春去秋来的光阴里,我省成功举办了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省运会,全国越野跑锦标赛、中国拳击公开赛、2015年国际越野跑锦标赛、遵义半程马拉松赛、贵阳国际马拉松赛、六盘水国际马拉松赛、安顺黄果树半程马拉松赛、环雷公山超100公里国际马拉松等重大赛事,每年举办“贵州动起来-体育彩票杯”系列青少年锦标赛,赛事举办形成常态化、系统化、制度化。市(州)运动会全部调整为两年举办一届,通过运动会努力培养和发掘竞技体育人才。

十年荏苒,岁月留痕。我省还印发了《贵州省田径项目高原人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和《2016-2019年贵州省田径耐力项目高原人才基地认定办法》,健全优苗选拔机制。对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级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市)、省级校园足球示范学校、高原人才开发计划重点地区进行授牌,拓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渠道。

自翻开“十四五”的新篇章以来,我省坚持做好“奥运争光计划”,努力提升训练备战水平,竞技体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以“奥运争光、全运夺金”为统领,强化训练基地建设,优化竞技项目结构,创新项目发展模式,发挥科技助训作用,进一步增强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牂牁江滑翔 周元杰 摄

我省通过加快清镇训练基地、红枫湖亚高原水上训练基地、黔东南下司激流回旋基地建设,建成游泳馆、飞碟靶场、射击馆、攀岩馆等多个训练场馆,竞技体育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实行运动项目分类管理,健全完善备战机制举措,重点抓好水上、体操、拳击等优势项目,积极发展自行车、攀岩、跳水等潜力项目,以点带面推动竞技体育全面提升。

新时代要有新措施,所以还采取省队市办、社办省管、校社联办等多种形式,组建贵州马术队、乒乓球队等10余个专业运动队,与好家庭集团共建全国首个国际运动表现与康复中心。2018年以来,我省在国际国内比赛中收获232枚金牌、244枚银牌、286枚铜牌。其中,第十八届亚运会获得6金1银1铜,创造了贵州参加亚运会最好成绩,第十四届全运会完成预期目标。

坚持“体育+”多产业理念
体育产业稳步发展

早在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便提出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这不仅开拓了发展体育产业的新思路,更使得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十年来,我省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良性互动作用,推进了体育产业各门类和业态的不断发展。

对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提请省政府研究出台了《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实施意见》,编制《贵州省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推进了100个生态体育公园、100个汽车露营基地、100条体育旅游线路建设。

建设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十年间,省体育局投入引导性资金近8000万元,整合各类资金近92亿元,建成以玉舍森林公园耐力性高原训练基地、紫云格凸国际攀岩基地等为代表的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30余个,以鹿冲关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健身步道80余条。清镇体育训练基地、红枫湖水上训练基地、麻江下司激流回旋皮划艇基地获“国家级训练基地”授牌,贵阳市、余庆松烟万亩茶海生态体育公园、兴义市万峰林生态体育公园分别获“国家体育产业联系点”“国家体育产业示范项目”“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凉都·六盘水夏季国际马拉松赛 贵州省体育局供图

打造了一批精品赛事。如今,我省已形成以马拉松比赛、越野锦标赛、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攀岩、低空跳伞、山地自行车、龙舟系列赛、汽车爬坡、野钓等户外体育运动为主的赛事,包括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遵义赤水河谷国际公路自行车邀请赛、中国·坝陵河大桥低空跳伞国际挑战赛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赛事。

三千六百多个日夜,我省始终坚持以“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充分挖掘了全省山地体育旅游资源优势,培育壮大了贵州本土的企业集群,优化了体育消费环境,助推了全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坚持规划引领,编制完成了《贵州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为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贵州省创建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的意见》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贵州,已建成生态体育公园104个、汽车露营基地100个、106条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其中9条线路入选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创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66个、体育特色小镇12个,获评国家体育旅游精品项目37项(次),获批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2个。

我省不断深化“放管服”,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涉体企业,引进优强企业和赛事公司落地贵州。截至2020年底,全省体育产业名录6100家,体育产业总规模271.85亿元,增加值112.42亿元。2018年来,我省累计销售体育彩票240.41亿元,筹集公益金达62.74亿元。

编辑

任绍文

责编

李佳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