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遵义、铜仁、黔东南等地坚持面向群众需求,创新志愿服务形式,提升服务质量,让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在遵义市播州区龙坑街道共青社区,社区志愿者正带领孩子们朗读诗歌。“小橘灯”伴读是该社区的一个志愿服务项目,招募了包含社区党员、心理咨询师、优秀教师在内的147名“小橘灯”伴读志愿者,结合社区四点半学校,开展了家风故事会、图书伴读、课业辅导等志愿活动45场。
遵义市播州区共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邓伟说:“我们将根据辖区小朋友提出的需求,增设一些兴趣爱好志愿活动,进一步引导少年儿童崇德向善、端行奋进,帮助未成年人立志向、树思想。”
遵义市播州区共青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邓伟
截至目前,播州区共投入资金168万余元,建成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所24个、站178个、实践点1000多个,搭建各类志愿服务平台396个。采集群众需求20余万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1.7万个,志愿服务总时长近280万小时,受众达800多万人次。
遵义市播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罗芝芳说:“通过一年的试点,我区搭建了区、镇、村、组四级组织架构,下一步将在队伍建设、资源整合、需求采集、精准服务、体系建设五个方面实现突破,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全面拓展、走深走实。”
遵义市播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罗芝芳
凯里市湾溪街道龙井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中,开展党员到社区报到、大学生到社区报到“两个报到”活动,形成以党员和大学生志愿者为主的骨干力量,加强与周边院校、社会组织、爱心商家“三方联动”。围绕群众需求策划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在群众中形成有困难找志愿者的良好氛围。该社区还荣获“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表彰。
凯里市湾溪街道龙井社区空巢老人杨正芝说:“感谢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帮助我擦桌子、拖地,生病可以帮我拿药,对我很关心。”
凯里市湾溪街道龙井社区空巢老人杨正芝
目前,凯里市成立27支专业队伍,创新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截至今年3月,全市共有志愿者超过10万人。
铜仁市万山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党员志愿者们将学习精神转化为群众办实事的实际动力,及时为居民解决生活所需。
铜仁市万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志愿者王飞说:“借助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主动上门给他们办理医保、社保、残疾人护理补贴等,让他们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铜仁市万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丹都街道旺家社区志愿者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