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黔西南州博物馆藏有一枚土炸弹,因外观酷似菠萝,俗称“菠萝弹”。弹体总长12厘米,肩宽6厘米。拉阀高3厘米,阀帽径2厘米,重量634克。这枚炸弹系黔西南本土生产制造,并且还是黔桂边革命的重要见证。
“菠萝弹” 黔西南州博物馆藏
黔桂边界,南北盘江交汇,形成红水河,向东南方而去,故名三江口,这里也曾是黔桂边革命活动的中心。1930年11月,邓小平任政委的红七军主力北上后,留存的21师一部(后改名右江独立师)继续和各族人民一道,坚持了两年的反“围剿”斗争,终因敌我悬殊,致使右江革命根据地丧失。为保留革命火种,独立师转入地下开展游击的同时,派人北上,准备到黔桂边展开革命活动。1932年6月,中共黔桂边区委员会在广西凌云县天峨林佑屯成立。同年9月,迫于敌人的疯狂进攻,黔桂边委兵分三路,紧急北上贵州,向三江口一带转移,并在北盘江北岸板陈一带(现属望谟县蔗香)会合。
黔桂边委要以三江口板陈一带为中心,站稳脚跟,开展革命活动,绕不开一个人,就是“三江霸主”王海平。王海平系板陈土生土长的布依族,原名王详,学名周道,海平为其号。板陈清代属贞丰州,其伯父王由俊是个武官,任千总之职,1897年在贞丰州城保卫战中阵亡,对童年的王海平影响颇深。1904年,因田产纠纷,少年王海平只身进城,找到其伯父旧将潘伯坚申诉,潘将其送入高小,次年中武生,留任潘部,开始其军旅生涯。辛亥革命时期,王海平通过族叔王廷绩,结识自治党人领袖张百麟,受到一些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民国成立后,贞丰改州为县,王海平从水上警察队长任上起家,负责保护三江口一带来往客商,恪尽职守,平息匪患,声威日振,逐渐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小觑的武装力量。作为地方实力派,一直以来,王海平也是各路军阀拉拢的对象,如周西成、李晓炎先后两任贵州省主席,分别委任其为“清红两江独立保商营营长”和“贵州西路水上纵队司令”,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三江霸主”。
黔桂边三江口一带地理位置图
早在1930年5月,红军便和王海平有过接触。时红八军何家荣第一纵队龙州起义失败后,准备与红七军会合途中,遭敌包围,突围后部队不足千人,为保存实力,决定北上三江口一带休整。为此,必须争取王海平,才能顺利渡江。一纵司令何家荣系广西陆川人,与王海平部连长叶秀清是同乡,遂请托叶去谈。第一次谈得并不顺利,渡江一事遭到王部参谋阮筱斋极力反对。数日后,何家荣不顾个人安危,又冒险仅率六名战士亲赴板陈,以两支驳壳枪作见面礼,推心置腹,晓之以理,同王海平协商。看见衣衫褴褛的红军官兵,王海平产生深切的同情,但又怕背负“容共纳红”的罪名,便同意一纵过江,但要求不能公开红军番号,部队改称王部第四大队。当月,一纵渡过南盘江,先后驻扎在坝恩、蔗香等地,部队伙食、给养均由王部负责。同年10月19日,一纵与红七军取得联系,从蔗香渡过红水河,赴乐业县上岗村与红七军胜利会师。严格来说,王海平作为一支地方武装的司令,当时确有趁机收编一纵的私心意图,但一纵在三江口一带休整的五个月期间,王部前后也花费了两万多银元。因此红一纵司令何家荣撰文回忆这段历史时,还谈到忘不了王海平当初的关照和支持。
王海平画像 (潘运龙画)
王海平对红八军一纵的慷慨解囊,让中共黔桂边委下定决心,将其作为主要争取和团结的对象。一方面,黔桂边委派独立师63团连长牙永平与王海平部下罗川源(已被地下党争取,系牙的老庚)联系,做争取王海平的工作。另一方面,63团团长韦国英则直接“混入”王部,贴身对王海平进行革命思想宣传。多方努力之下,1933年夏,王海平逐步倾向革命,同意与黔桂边委共建“黔桂省边独立营”,营长罗川源,副营长韦国英,只是对外称“护商独立营”,驻扎三江口地区。同年6月,黔桂边委会顺利迁到板陈,板陈逐渐成为黔桂边革命活动中心。1934年秋,王海平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内战”“北上抗日”等主张,积极改造部队,为解决弹药不足,在板陈开办兵工厂,生产枪支、子弹、菠萝弹等武器。这些枪支弹药因在板陈制造,俗称“板陈造”。
1933年6月,中共黔桂边委会板陈村旧址
黔西南州博物馆这枚“菠萝弹”,整个外部弹体由生铁打造,表面的网格造型酷似菠萝,其作用一是投掷时防滑,二是可以控制爆炸后弹片大小相对均匀。 这种“菠萝弹”并非中国首创,它最先是由英国桑德兰威廉·米尔斯爵士设计研发,因此也称“米尔斯弹”,曾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英国立下汗马功劳。1935年,黔桂边委又协助王海平在板陈附近的坝纳、巧幕和纳牙建立了三个分厂,其中纳牙分厂设在王部营长王建宏家,据史料记载,此处也生产过“菠萝弹”。黔西南州博物馆这枚系望谟县文管所多年前在三江口一带征集,但具体是板陈制造还是纳牙制造,则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