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一凡读字丨教我如何不想“她”

动静原创撰稿:一凡
1679662020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

这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著名作家、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先生专门为“她”写的诗。后经赵元任先生谱曲,经年传唱,至今不衰。随着歌曲不断地传播,“她”字也快速地流行、推广开来,并逐渐成为女性专有的第三人称代词。

在古文中,第三人称一般用“之”来表示,不分男女和其它。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兴起,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

但是,随着英语著作的大量涌入,翻译出现了尴尬,因为,汉语中没有字与英语“She”相对译。因此,最初翻译“She”时,常译成“他女”“那女的”。由于“She”是常用词,往往造成连篇累牍的“他女”“那女的”,看上去和读起来都十分别扭。

后来,人们借用吴方言中的“伊”来专门代表女性第三人称单数,并在晚清和五四运动前后成为一种趋势。像在鲁迅、周作人等现代作家的作品中,就惯用“伊”字来专指女性。

1917年,刘半农提出了用“她”字以对应“She”的建议,这个建议随即引发了人们的争议。反对派发了《这是刘半农的错》的文章,认为新创“她”字毫无必要。因为,第一、第二人称的“我”“汝”等字,也没有阴阳之分,再说“她”“他”两字,只能在阅读时分别,读音上区分度不大。支持派认为,刘半农创造了“她”字,结束了以往书面语言中,第三人称的混乱现象,从而纯洁、丰富了祖国的语言文字。

鲁迅高度评价刘半农的创造精神,说“她”字的创造是打了一次“大仗”。

为什么说是打了一场大仗呢?

因为,那个时代女人是没有地位的,而且,保守势力非常强势。正如鲁迅先生在《忆刘半农君》中所说:“……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所以,这的确是场大仗。

从小处看,这是关于一个字的学术争论问题;从大处看,其实是新文化运动和守旧势力的博弈。

最终,新文化运动胜利,“她”从此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图1:各朝代出现的“她”字

 1925年8月,刘半农在从欧洲回国的海轮上,写下脍炙人口的著名诗作《教我如何不想她》。这是关于“她”的第一首诗,因此有人说,“她”是刘半农造出来的字。其实不然,“她”自古就有,早在汉代《曹全碑》中就出现过,唐代碑帖中出现的次数也不少(见图1)。

不过,这个时候的“她”不读“tā”这个音,而是读作“jiě ”。

【 释义】同“姐”

《玉篇》:古文姐字。

在古代,由于“姐”这个字用于正规场合,所以“她”就成为了生僻字,一直没有人注意。

刘半农把“她”拿出来,字形虽然不是独创,但是增加了“tā”这个音。

此外,刘半农还顺势提出了另一个新想法:除了“她”之外,还应该再造一个“它”字,以代无生物。

图2:“它”字

其实,“它”也是古字,本意是指虫,后作蛇。(见图2) 

《说文解字》:

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

翻译过来就是:它,指的是蛇。字形采用“虫”的结构,通过拉长“虫”的尾巴形成“它”字,字形似蛇的身子呈蜷曲而垂尾的形状。上古时代的人们居住在草野之中,总是担心虫蛇的侵害,因此,见面时互相问候说“你没碰到蛇吧?”

后来“它”专指“蛇”的时候,为了区别就加了个“虫”字旁,“它”就成了生僻字。所以,就又被刘半农拿出来做了无生物的代词,和英语的“it”相对应。

总之,刘半农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为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编辑

王青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