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把未来筑成一道道风景 把理想谱成一道道音符 ——贵州建工集团四公司项目经理黄平访谈录

贵州建工集团
1639552080
积分商场

 

初识黄平,还是在几年前长顺县的安置房项目中,那时他头戴一顶安全帽、手持一把长卷尺,来回穿梭在现场,不停地向工人师傅们打着招呼、提着要求,看上去精神百倍、干练果断。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好几年就过去了。几天前,他应笔者之邀来到本人办公室接受采访,虽然早已年过不惑,但一眼望去,依然是那么年轻帅气、劲头十足。一身蓝色的西服、一双锃亮的皮鞋、一张微笑的面容,让人顿觉春风扑面、温暖无比。 

谈过往,低调中彰显纯朴,回忆里体悟真诚

聊起自己的过往特别是当年的艰苦生活,黄平显得有些低调和害羞。黄平的老家在贵阳织金,家中共有10个兄弟姐妹,自己排行老九,一大家仅靠父亲一个人在学校上班的微薄收入勉强度日。“那个年代,确实非常困难,自己几乎是捡哥哥们穿不得的旧衣裳穿,他们虽然穿不得,但穿在我身上却十分宽大,感觉空荡荡的,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黄平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这种笑让人感到了一种那个年代的酸楚和不堪,也让人看到了他的积极和乐观。

黄平告诉笔者,在那个年代,除了过年,一年到头餐桌上是很难看到肉食的。记得高考那一年,黄平已经出嫁的姐姐知道黄平要参加高考了,就凑了些钱买了点肉送到家中来,对母亲说高考需要补充补充营养,让母亲做给黄平吃。“那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了。那个年代,家中的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一碗清水大白菜外加一碗辣椒水,如果有点豆米那绝对是大餐了。米饭大多是包谷渣蒸的,由于家中人口较多,自己也经常处于饥饿状态。”黄平说,“记得有一次,上初中时,上午原本有四节课,但上到第三节课我就肚子饿得呱呱叫,嘴中直咽清口水,还没等到第四节课,我就已经听不进去老师讲些什么了,肚子太饿了。等终于熬到第四节课下课,我像一只打慌了的兔子一样飞快地往家跑,想尽快找点吃的填肚子。”

时间在一天一天的流逝,生活在一天一天的度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平也开始意识到父母和长兄、姐姐的不易,开始变得懂事起来,主动帮他们干活、挑水、分担家务等,并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改变家庭的现状。“第一次高考失利后,我才明白,其实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并非那么轻而易举的。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能见彩虹?我开始了复读,努力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找到学习的方法,最终以定向生的身份进入了当时的贵州工业大学学习,虽然与自己的理想有些差距,还一度产生了懈怠和厌学的想法,但一想到家中的状态和父母、哥哥姐姐的无私帮助及辛劳,我心中感到万分愧疚,在内心主动鞭策着自己,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努力。”就这样,在无数个夜晚和日子,黄平把自己封闭在书斋中忘我地学习,后来被定向分配到了毕节设计院。但这与他的理想还是有些背道而弛,心中不免有些失落。而正当他还在为此而纠结郁闷时,学校研究决定,本系第二名可以突破定向分配,自由选择职业,这让黄平突然之间喜出望外,他告诉自己,为何不趁此拼搏一番呢?这可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啊!

 

谈工作,激动中彰显激情,言语中看到进取

1996年7月,黄平正式进入贵州建工集团四公司,经过一个多月的入职培训,9月正式进入当时的第一工程处就业,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建筑人生。“那时我参建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贵阳市新华路的富中商务大厦,共26层,在当时,贵阳仅有贵州饭店和贵州电力大楼是高层建筑。那个时候,自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整天踌躇满志、激情昂扬,每天天一刚刚亮,就扛上经纬仪往工地上跑,当时土石方开挖已到了11月份末,施工基础开始动工,每天双手在寒风中冻得僵硬,也不能离开半步。因为在基础开挖施工时,由于缺乏放线经验,每次好不容易施测完毕的控制线,工人们在施工中经常被破坏掉,又得重新来,同时在工人施工中要不停的复核位,有时还得晚上加班打上手电筒放线,以满足工人的工作面。”

那个时候,黄平虽然参加工作了,但从技术上讲,还是一个学徒,为了学好技术、掌握本领,自己主动地承揽了大量工作,加班加点整理资料、认真检查仪器设备、接送专职测量人员、自己主动进行施测等,为了学习测量技术,他还积极主动地帮助测量人员搬运测量工具,悄悄地在旁边偷师学艺。“主要是看这些专业人员怎么把控制点一步一步引上楼层?如何找寻已有建筑物作为本栋楼控线的方位控制线?如何计算方位控制线与待测主轴线的交角?学习他们如何规范的架设仪器?如何定位等等。”说起这些,黄平眼中仿佛正生发着耀眼的光芒。

由于在大学时电脑还不普及,黄平没有学过电脑绘图,也没学过平法图集,全是通过纯手工进行绘图。1996年,国家开始推行平法图集,由于自己从未接触过,根本看不懂平法图集,黄平只好吃住在工地,每天白天干完活,晚上就在工地上坚持学习。为了尽快学会平法图集,他主动向专职钢筋内业工长请缨,揽下部分钢筋下料计划表工作,晚上加班加点制作钢筋加工表,再将自己做好的钢筋加工表交给工长请求给予指导,虚心请教、反复修改,经过几个月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把平法图集弄明白。

“还记得在一次施工转换层时,梁高2.2米,我看着梁上要承载20层的楼房,心中充满了疑问,能承受得住吗?那时的钢筋可谓是密密麻麻,最大的一根梁当时的钢筋就有120多吨,面筋三排,底筋三排,而面上两根钢筋的净距只有2CM,混凝土很难浇筑,打泵工也是叫苦连天,在工地上我看到了整个建造过程,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这让我非常欣慰和高兴。”黄平说。 

谈技术,亢奋中彰显水平,交流中如数家珍

搞项目技术管理,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项目建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要看过程中是否管得好不好,管得到位不到位。黄平担任项目管理者是从2005年开始的,那时受公司的安排到六盘水“钟山开发区管委会综合办公楼”项目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突然接手技术管理工作,他一下子就感到了肩上的重量,丝毫来不得半点懈怠。黄平告诉笔者:“当时为了完成合同工期任务,抢回耽误的时间,将处于停工状态的项目正常运转起来,我认真对施工过程和环节进行仔细分析判断,主动调整作业频率、采取分段施工的方式,轮流交替进行作业,将原本需要7天的施工时间缩短至4天半至5天。同时,由于时值冬季临近春节,气温下降到了零下3摄氏度以下,无法进行正常混凝土施工,面对工期和气候条件的双重考验,我和班组集思广益、深入探讨、反复试验,着力解决冬季低温砼拌制,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在搅拌机边上安装大铁锅烧水搅拌砼,同时用彩纹布将整个施工作业楼层四周全部封闭,认真做好施工过程中以及混凝土初凝前的保温工作,反反复复、坚持不懈,一直施工至农历腊月24终将主体封顶,圆满按时高质量完工,建设单位知道后,深受感动,腊月25专门到工地上对现场工人进行慰问,并给予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奖励。”

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经验的提升都需要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还需不断总结,才会得到升华。黄平先后在贵州龙食品厂3#厂房和新天卫生城蓝波湾两个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

当时有这样一件事情让黄平记忆犹新,由于两个项目的承包人都是浙江东洋人,对方在选择模板施工班组时,居然舍低求高,选择了自己家乡报价远远高于贵州报价的施工班组进行施工,黄平感到非常纳闷,为什么他们不顾成本而非要选择价格高的施工班组呢?“后来我就慢慢的认真观察,终于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东洋模工与咱们本地的模工观念完全不同,东洋模工讲究的是标准化、规范化施工,每一块模板模块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处理,无论是厚度还是宽度都要做到分毫不差,无论底模还是侧模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模板施工完后,梁板的平整度基本可以达到抹灰找平的效果,局部位置略有偏差时,则采用2—3mm厚抗裂砂浆给予局部补平,即可达到装饰面层的施工,从而节约抹灰找平工序。这些细节是本地模工根本无法比的。就连后期各类模板或材料的堆放都一丝不苟、整整齐齐,让人看得到专业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每个环节都处理得非常用心和细心,这就是细节的力量。”黄平说。

在与笔者交流如何能够一如既往地把每一个项目都管好、管出水平、管出效益时,黄平对过往的经验可谓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在他多年以来施工管理过程中,有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会,鉴于篇幅的原因,就不一一展开了。当谈到有些什么经验可以总结时,他若有所思地说:“做好一个项目,一是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团队。二是要有一个好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班组。三是必须确保良好的现金流。四是必须确保项目有利润。项目整个管理过程中,要始终牢记预、计、控、核、分、考这六大要素,做好项目三控三管一协调工作,树立短、平、快的基本原则,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才能最终达到预期目标。同时,一定要确保工程项目资料的翔实、准确、有效、闭合、完善等”

有人说,建筑是城市的一道风景;有人说,建筑是人间最美的音符。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让人赏心悦目、开怀一笑。匠人有匠心,黄平,正是将自己的理想化作了这一道道风景和这一道道音符,在每一个角落都愉悦着人们的心灵。

编辑

彭腾瑶

责编

李理

编审

司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