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金灿灿,大又圆!贵州的农民大丰收啦!

动静
1602112140
积分商场

金秋十月,正是硕果累累的时节,对于在地里耕作了一年的农民朋友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在田地里、果树下的丰收来得更喜悦。

贵定县昌明镇黄土村,翠绿的茭白一望无际。

几十个身穿防水裤的村民,穿梭在一人多高的茭白田里,动作娴熟地将一个个鲜嫩的茭白收割下来,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大家的脸上。

贵定县昌明镇黄土村茭白基地负责人邱宗凯介绍说:“今年算是大丰收,我们的预计就是我们每亩地产量3000到4000斤左右,今年我们的茭白长势也比去年长得好,收成也比去年多得多,今年我们的优质茭白占91%以上。”

茭白是贵定县的特色产业之一,去年5月,县里引进了浙江的优质茭白苗,发展了2500亩茭白基地,并建立平台公司带动村民发展。黄土村种植了1700亩。罗菊莲算了算账,今年能收入2万多块钱。

村民罗菊莲告诉记者:“现在挖苗、栽苗、割草、割茭白,都是收入,都是钱。今年恐怕要收入两万多,满意,很高兴。”

割下来的茭白,装车后被直接运往村里的冷库,一只专业的村民队伍,正在按照大小、品相对茭白进行分级处理,优质茭白一斤的售价最高可达到3块钱,次一级也能卖到1块5。按照标准的38斤一袋进行打包后,茭白就放入冷库保鲜,随时准备发货。

“我们现在订单是已经和浙江的很多销售商已经签好了订单,现在只要够一车就会让他发走,基本上是供不应求。我们去年的销售额大概在80多万。今年到现在收了三分之二的茭白,销售额已经到了160万到180万之间了,基本上是翻了一番。”贵定县农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刘航介绍道。

“双节”期间,正是威宁县哈喇河镇千亩梨园的采摘期。工人们忙着丰收的同时,趁着假期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游客马明晴说:“我们是来自六盘水的游客,专门和家人一起到这个地方来,尝一下咱们这个地方的大脆梨,确实很好吃。”

有着百年种植历史的哈喇河镇大黄梨,全镇的种植面积已达2万多亩。为了提升大黄梨附加值,镇里的合作社在2015年建设了梨膏生产厂,将品相较差的梨加工成梨膏,价值翻了近十倍。今年7月,大黄梨膏还被评为全国扶贫产品,仅7、8、9三个月,就实现线上销售40万元。

在六枝特区郎岱镇的600亩香芋南瓜基地里,基地负责人正忙着和客户对接发货时间。

这批香芋南瓜是今年5月六盘水市供销商贸集团从台湾引进的新品种,仅四个多月就迎来大丰收,亩产高达4000斤。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香芋南瓜基地负责人高超介绍说:“总产量在600吨左右,总产值在84万元左右,带动周边的农户是278人,用工2700多人次。”

进入采摘期以来,基地在平台公司的帮助下,打通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目前,所有南瓜已被订购一空。

六盘水市供销商贸集团生产事业部员工卜珍华说:“通过找各种渠道,主要销往香港、广东、东南亚地区,现在订单已经全部销售完了。”

编辑

曾璐

责编

孔薇

编审

苏姝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