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贵州家底有多厚?博物馆里有答案

动静原创
1716000180
动静原创

亚洲磷都、亚洲锰都、中国汞都、江南煤都、中国金州……贵州之矿有多富?或许通过这一个个响亮的名字就能窥见一斑。

“黔中无闲石、贵地多宝藏”,贵州全省已发现矿产137种,其中52种位居全国总量前十位,23种排前三位,是名副其实的矿产资源大省。

博物馆是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最便捷的平台。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富饶贵州展厅,汇集了全省各类矿产资源的实物和故事,在这里可以读懂贵州。从建省、到“三线建设”、到西部大开发……贵州的多次发展机遇都与矿产资源密切相关,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我们一起走进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感受黔矿之富和黔矿之美。

“建省矿”“爱国汞”

辰砂(汞矿)又称朱砂、丹砂、汞沙,是炼汞的矿物原料,为朱红色,古人的印泥,就是用辰砂制作。铜仁万山,因汞矿资源储量曾位居亚洲第一而被誉为“中国汞都”。

万山的汞矿开采历史较早,旧时的贵州交通不便,人们将出产于贵州铜仁一带的朱砂运到湖南辰州(今沅陵)出售,品位极佳,人们误以为是产于辰州而称其为“辰砂”。然而“辰砂”其实不姓“辰”,它真正的产地是在贵州。

汞矿同时还是贵州的“建省矿”。明朝永乐九年,思南和思州土司为争夺铜仁万山一带的汞矿而爆发“砂坑之战”,明朝政府借平息战乱、推动改土归流,开启了贵州建省的步伐。

1899年,英法两国成立的"英法水银公司"进入万山,雇工1000多人,是当时贵州省最大最早的“外资企业”。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偿还前苏联的债务,万山日夜不停地生产汞矿,被周总理誉为“爱国汞”。

贵州铀矿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铀是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贵州开阳的铀矿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作出了巨大贡献。1955年11月,地质人员在荷枪实弹的警卫人员保护下进入贵州勘查,为寻找原子弹原料拉开序幕。1958年,航测飞机在开阳上空时,伽马仪发出“嘎嘎嘎”的声音,这个声音标志着该片区蕴藏着铀矿。经过地质人员几个月的勘查得出结论:开阳一带不仅有铀矿,而且含量极高。最终开阳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提供了超过40吨铀矿。

亚洲锰都——改变了世界锰矿床分布格局

锰是钢铁工业的基本原料,是铁矿、铝矿之后排位第三的大宗金属,属战略性矿产资源。2011年以来,贵州依托新的找矿理论,在铜仁探明4个世界级超大型锰矿床和中国第1个特大型富锰矿床,使全省锰矿储量增至亚洲第一,成为全国最大的锰资源基地,改变了国家锰矿资源勘查开发格局,也改变了世界超大型锰矿床主要分布在南半球的格局,铜仁也因此被誉为亚洲锰都。

从“三阳开泰”到亚洲磷都

贵州磷矿资源于1953年被发现,经过数年时间的勘查工作,发现了著名的开阳磷矿床。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1958年,大型磷煤化工企业—开磷集团应运而生,成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投资建设的全国三大磷矿石生产基地之一,与云南昆阳、湖北襄阳三大磷矿一同被誉为“三阳开泰”。贵州的磷矿资源量排全国第三,不仅储量大、而且矿石质量好、品位高,如开阳磷矿,是国内唯一不经选矿即可直接生产高浓度磷复合肥的矿石。

1990年,依托瓮安、福泉地区的磷矿资源,中国最大的磷矿肥结合企业----瓮福集团成立,福泉作为亚洲磷都的美誉愈发响亮。

江南煤都----六盘水

六盘水市是贵州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煤炭产地或井田81处,保有储量149亿吨,占全省保有储量的30.3%,有“江南煤都”之称。上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启动,依托六枝、盘丰富的煤炭资源,六盘水成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贵州的煤炭资源总量比江南12省(区、市)之和还多,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展示了各个类型的煤炭标本,包括烟煤、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

黔矿之美

除了煤、磷、铝、锰、金“五朵金花”外,贵州还有许多小而美的矿产资源,如金刚石、孔雀石、贵翠、罗甸玉、紫袍玉带石、鸡血石等。

孔雀石,因酷似孔雀羽毛上的斑点绿而得名。

萤石,色彩斑斓,红橙黄绿青蓝紫白应有尽有。当可见光照射时便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甚至在同一萤石晶体中也能看到多种颜色。

雄黄和雌黄矿物晶体,雄雌黄化学成分略有差异,之所以有雄雌之说,是古人以为雄黄只出现在山的阳面,雌黄只出现在山的阴面,故而按照阴阳五行学说而将其分雄雌两种,现在看来这并不准确。因雌黄粉末和纸张颜色非常相似,古时它也作涂改液用。因为这一用途衍生出了妄下雌黄、信口雌黄等成语。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贵州省地质博物馆

记者

余杰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朱彬

编排

陆勇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