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钺(yuè)
普安铜鼓山遗址群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青山镇,包含铜鼓山、大坡等12处遗址,以普安铜鼓山遗址为代表。铜鼓山遗址1980年、2002年两度较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超2300平方米,清理出房址、窑址、灰坑、柱洞等遗迹,出土遗物丰富,其中包含一批铸造青铜兵器和小型工具的石范和陶模,表明这是一处以青铜冶铸为主的作坊遗址。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数十件铸造青铜兵器及小型工具的石范和陶模,如戈、剑、钺、铃、鱼钩等,说明这里曾是夜郎地区一个重要青铜器铸造场所。
铜钺,其类型增多,有平面呈铲形、斧形、扇形、凤字形或靴形等。其中以铲形、扇形和靴形居多。有的饰云雷纹,有的饰弦纹、蕉叶纹、锯齿纹及各种模印图案,也有的素面,无花纹装饰。据史书记载,钺为一种古代兵器,青铜制,圆刃或平刃,安装木柄,持以砍斫。
西南地区出土的铜钺种类,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来源越文化的不对称形铜钺。这种铜钺主要的特征是刃部不对称,譬如靴型钺、斜刃钺、帆形钺等。其次是来源巴蜀文化范畴的荷包形铜钺,这种铜钺一般有对称的双肩,刃部呈一个椭圆形的布袋,整体形如荷包。再次是主要集中在滇西地区的蕈状铜钺,这种铜钺一般有较长的竖銎,半圆形的弧刃非常圆润,整体呈一把伞状。黔西南地区出土的这种V形銎铜钺与上述三种铜钺都不完全相似,似自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