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龙说夜郎丨“箫”形如“杵”,“臼”来支撑?

动静原创撰文:龙虎
1669726440

以文物立足,以史料为盾,

虎视牂牁,鹰瞵万峰,解读历史。

1987年3月,毕节翠屏乡双树湾汉墓出土一尊“吹箫俑”。男性,俑呈站姿,通高27厘米。头戴扁尖帽,身着筒式长袍,两袖口挽于双肘。大耳高鼻,双手握箫,箫首吹口贴唇,作忘情吹奏状。仔细观察,箫尾下端泥塑一“碗”,碗沿与箫尾紧紧粘连在一起。有学者分析,假如这是一尊吹箫俑,那如何解释这个“碗”呢?并举出一例。国家博物馆古代基本陈列展出了一件1957年重庆化龙桥出土的东汉陶俑,这件陶俑是一位头戴簪花的女性形象,面带微笑,手握一棒状物,棒下端同样塑造一圆形凹状物,不同的是,这个棒状物较短,棒首没有贴于俑的嘴部。此件陶俑定名“舂杵俑”,也就是说,定名者认为此俑手持的是“杵”,下面的圆形凹状物是“臼”。那能不能据此认为双树湾汉墓出土的“吹箫俑”不是在吹箫,而是在舂米呢?

吹箫俑 毕节翠屏乡双树湾汉墓出土

舂杵俑 重庆化龙桥出土

成都611所建筑工地曾出土一件完整的吹箫俑,男性,头戴介帻头巾,额前系花结。眉眼清秀,稚气未干,双手纤细,持箫吹奏,惟妙惟肖,极其传神。巧合的是,箫尾下端也有一个凹状物,只是看上去不是非常规则。此外,乐山市东岳庙也曾出土一件高大的吹箫俑,男性,通高60厘米,头戴圆帽,身着圆领右衽衫,箫的下端同样有一凹状物。成都香米园汉陶艺术博物馆还藏有一件更大的汉代吹箫俑,男性,通高64厘米,着交领袍服,双手持箫。这件器物同样精美而清晰,箫尾下端也有一个凹状物。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重庆忠县㽏(ɡàn)井沟,曾经出土一尊吹箫俑,头戴锥形高帽,胡人男性形象,其箫的下端同样套有一个凹形物。这样看来,毕节双树湾汉墓出土的这尊俑确系“吹箫俑”,而非“舂杵俑”。

吹箫俑

国家博物馆藏的这件“舂杵俑”,其棒下的物体判断为“臼”,那这个“臼”与吹箫俑下端的圆形凹状物有什么区别呢?杵臼是古老的粮食加工工具,后期也常用于药物加工,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最原始的形态是“掘地为臼”,就是在地上挖个小坑,称为地臼。后来发展在木、石等材质上凿出一个凹坑,称为木臼和石臼。“杵”就是舂杵,即是将臼中粮食捣碎的那根木棒或石棒,最早有“断木为杵”的说法。为了均匀捣碎粮食,一般杵头比较圆,杵身大小则要适合用手持握。

贵州出土了不少战国至西汉早期的石杵臼,如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的石臼,圆形,直径11.5厘米,高仅4.5厘米。石杵呈棒槌状,长仅9.7厘米,杵头直径4.5厘米,杵身直径3厘米。这种石杵臼与吹箫俑所持物最大的不同,就是石杵短粗,不易折断,且臼的石壁很厚。这是石杵臼作为加工工具必须具备的特征,否则容易损毁。但这种早期的石臼非常矮,看上去与吹箫俑上塑造的圆形凹状物的确有几分神似。

石杵臼 普安铜鼓山遗址出土

贵州汉代中晚期出土的杵臼则多为铜质。1978年赫章可乐10号墓出土的铜臼通高16.9厘米,口径10厘米。杵为实心圆柱形,长17.7厘米,杵径3.2厘米。1987年兴仁县雨樟镇交乐6号墓出土的铜臼通高13厘米,口径11.6厘米。两件铜臼均为圈足圆筒形,腹部装饰旋纹数周。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种大小材质的杵臼主要用于加工药物,而不是粮食。这种圆筒形的铜臼特征也比较明显,就是体型相对较高,与同时期吹箫俑下端的圆形凹状物完全不同。

铜杵臼 赫章可乐10号墓出土(右);兴仁交乐6号墓出土(左)

据此,判断此类“吹箫俑”与“舂杵俑”的区别主要有两条。一是如果俑双手所持的棒状物,其顶端紧贴俑的嘴部位置,可以肯定是箫或其他吹奏乐器,譬如尺八等,但不是杵。二是假如因棒头残损,没有紧贴俑嘴,就要分析棒尾下端的凹状物。如果这个凹状物外口沿比较薄,体型也矮,口沿通常还不是正对上方,那非常可能是吹箫俑而不是舂杵俑。如国家博物馆藏的那件凹状物体型较高,故判断为舂杵俑。乐山东岳庙出土的那件就比较矮薄,并且口沿也没有正对上方,故判断为吹箫俑。此外,还有一个概率可以作为判断参考,即吹箫俑多为男性形象,极少见女性形象。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吹箫俑下端非要装饰一个凹形物,让我们容易和舂杵俑混淆呢?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并不是所有吹箫俑的下端都有这样一个凹形物,大部分其实是没有的,原因就是不需要。吹箫俑大部分是跽坐的姿势,也就是跪着,所以当箫比较倾斜,箫尾就可以直接放在膝盖上。有一些箫虽然笔直,但因为塑造得比较长,故箫尾也可以直接落地。通过吹箫俑的这两种情况分析,其下端的凹形物,作用就是支撑。原因是箫比较细长,下部通过支撑或塑形加粗,箫才不容易损毁折断。这种推测还有一个旁证,在汉代吹箫俑的画像资料中,均没有发现这种凹形物。也就是说,这种凹形物并不是箫的一部分,因此用不着出现在画像中。但在实际塑俑时为了箫的稳固,又确实需要。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即为什么这个支撑多是碗臼状而不是其他形状呢?《史记》记载吴国大夫伍子胥曾经落魄到“吹箫乞食”,就是吹着箫沿街乞讨,难道这是吹箫时乞讨用的碗?唐朝诗人于鹄有诗云:“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就是说日常劳作的杵臼,尽管只是发出简单的叮咣之响,但也还悦耳动听。那会不会工匠在制作吹箫俑时,就考虑到“箫”形如“杵”,因此特别塑造一个“臼”来支撑呢?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汉箫的出音孔在箫的尾部,尾部下端塑造一个凹形物,有利于声音共鸣,产生混响的效果。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飞宇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