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晚安·贵州》将由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青年记者石璐,和你一起分享青年艺术家茹茹萍的文章——《来自自己的安全感》。该文摘选自茹茹萍随笔集《不如做植物》。
来自自己的安全感
00:00 / -来自自己的安全感
茹茹萍
有段时间,我一直没法开口让别人帮忙。我害怕求助于人,害怕麻烦到别人,甚至害怕会被看不起。我也不喜欢和熟人打招呼,总是低头走路。我也不乐于助人,总是害怕麻烦。我会揣摩对方发过来的微信,想着是不是还有话外音,我怎样回答才会更得体。我会选择下雨天坐公交,耳机里是节奏缓慢的歌,心情不好不坏地从起始站坐到终点站。生活中没有特别值得高兴的事情,也不会有什么让我歇斯底里。我以为这就是生活该有的模样。
后来在书店看到一句话:“对的人,会带你看到更好的世界。”我竟然会有点期待,能遇到那个人,他可以告诉我还有另一种生活。
如果说遇到黑土前我只知道我不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那么遇到黑土后我可以说开始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尤其是回到乡野后,我们面临的突发事件和杂务更多了。我看到非工作状态下的黑土是如何处理生活琐碎,看到他有条不紊地处理着让我头疼不已的乡村关系。这完全改变了我以往对IT男的印象。也是在乡野生活的一年里,我从黑土身上学习到了另一种处世的模式。
黑土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有些事情请村民来帮忙会更好。但每次和村民沟通的时候我就装作自己听不懂闽南话,远远躲在他身后。
黑土开车经过村口,遇到村民总会放慢车速,把窗户摇下来和他们打招呼。我一开始是很不习惯的,总是会低头假装玩手机。黑土说的话,一定是字面意思。他很认真地告诉我:“你有什么疑问就直接问我,不要问别人也不要乱猜测。”
黑土会在天朗气清的时候,站在院子里伸懒腰,告诉我:“你看苍穹多大,人多小,还有什么可以计较的。”
……
这是一个我完全没有想过的世界一一乐观、积极、安全的世界。
回到乡野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他总是那个笑起来人畜无害,从来不发脾气,也不被他人言论左右的黑土,我却慢慢发生了转变。我不得不承认和他在一起是有“私心”的。我羡慕他看待世界的角度,羡慕他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我希望跟随着他,可以变得更乐观,可以像他一样每天都抱着满满的安全感睡去,每天醒来都自带新的正能量。
我开始学着向他人求助,因为黑土说求助于人并不会麻烦人,相反是对他人价值的一种认可。从他与村民的交往中,我发现并开始相信:你对这个世界热情挥手,世界就会给以同样的热情予以回报。
在我们的日常交流里,我终于感受到亲密关系间的交流可以如此轻松简单,没有那么多犹豫,没有那么多猜疑。他说不希望我们有冷战,因为人生一辈子实在太过短暂,应该去做喜欢的事情,去爱值得爱的人。
他希望我最爱的是自己,因为只有学会爱自己,才会懂得如何去爱身边人。他告诉我要相信吸引力法则,因为内心有着乐观的想法,幸运的事情才会发生。
是的,我是完全相信吸引力法则的,尤其是当上帝听见我内心的祈祷一一希望能有个人带给我安全感,之后果然给了我一个这样的黑土,他顶着所有人不解的眼光,陪我回到乡下,一起过想要的生活。
我说是黑土带给我安全感,他却并不这样认为。有段时间我莫名害怕他会离开,甚至还反问他:“如果我离开了,你会不会难过?”我很清楚,自己在刷存在感。
“我可能不会很难过……”。听到这句话后我的心咯噔咯噔了好几下。
“如果你离开,那一定是我做得不够好,我会改正;如果你还是执意离开,我也没办法啊……”
“可是你离开我会难过啊,我怕我再找不到一个人可以像你这样给我安全感啊!”我几乎都哽咽了。
黑土有点莫名其妙和不知所措。许久后他才接着说:“可是没有谁能保证陪着谁永远的,安全感这种东西,本就应该来自自己……”我无言以对,却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在理。我们曾经一起做了九型人格测试,他是妥妥的安全型人格,而我不出意料是焦虑型。他开玩笑说,幸好不是逃避型,还有救。他说一开始就知道我脾气坏,知道我没安全感,这是成长环境和思维模式导致的,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能用下半辈子陪我成长。
而他也确实一直不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焦虑型的我转变为安全型人格,也让我慢慢明白,谁都不能保证给谁一辈子的安全感,最大的安全感,该是来自自己获取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