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开始,文安梅的双脚就会随着一种节奏起舞。那是她们彝族姑娘出嫁时都会跳的“阿妹戚托”传统舞蹈——“姑娘出嫁舞”。
阿妹戚托有着“东方踢踏舞”的美名,双脚一抬一落间,叩击地面的声音清脆有力。
十多年来,文安梅在贵州省内表演过舞蹈、参加过比赛。但她从未想过有一天,这双脚能同家乡6000多名村民一起迈出深山、挪出穷窝、奔向小康。
围困深山的贫穷被画上休止符
文安梅出生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深度贫困乡镇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当地以彝族和苗族为主。村落建在山坡上,周围是悬崖峭壁。老一辈傍山而居,但在许多年轻人看来,村子环境恶劣,让他们看不到希望。
乡里有一所小学。为了赶8点上课,孩子们要提前一小时走出家门。冬天,天还没亮,孩子们人手一只手电筒,才能照亮上学的方向。
进出乡里只有一条路,坑坑洼洼,村里人开玩笑:“兔子跑进来,出都出不去。”三宝乡人均耕地仅有九分地,“春种一遍坡,夏收一袋粮”,这方水土养不起这方人。
2017年,贵州省委向贫困宣战,下决心进行整乡搬迁。
少数民族贫困乡镇整体搬迁,在当地并无先例可循。当地政府另觅他处,在距离三宝乡46公里外的一块荒地上建起新房,延续三宝乡的烟火与未来。
2017年10月,当地政府组织上百名易地搬迁动员干部,很多从三宝乡走出去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接到去县里开会通知时,杨明巾正在晴隆县大厂镇大厂小学教书。一开始,她想离“搬迁”这事儿远远的。一家四口在镇上生活,老大刚上幼儿园,老二才7个月大,没断奶。回乡里医疗条件也不行,给孩子看病不方便。
但她还是回去了,家里人不愿意搬迁,父亲板着脸,弟媳甚至扬言要断绝关系,杨明巾不知如何开口,心里憋屈,只能偷着哭。
这是一场传统习俗和现代文明之间的对话,横在杨明巾面前的是一条沟壑,她要想办法带着家人跨过去。
“故土难离”的背后有着各种担忧。三宝乡虽然穷,却有着一亩三分地的保障,很多乡亲担心出去以后没了地就没了生计。苗族有个习俗,有人过世后,家人要围着自家的房子转着走,但搬到镇上,家家户户房子离得近,很不方便,这成了杨明巾父亲最大的担忧。
文安梅读到初中就去学舞蹈了,她希望能把阿妹戚托舞蹈传承发扬,更渴望下一代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她劝父亲要为下一代考虑,“弟弟们出去后要留在外面,你们早晚也要去和他们住。”
有那么一阵子,杨明巾近乎要放弃了。后来,她劝父母先去看看新住址,“搬不搬再说。”
三宝乡村民们的新家位于离晴隆县不远的地方,过去也是一片荒山,政府把这里作为三宝乡搬迁人口的安置点,并做了长远打算,不仅要留住三宝乡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更要把这里打造成吸引游客的民俗景区。
新家的名字就叫“阿妹戚托小镇”, 让人们永远记得三宝乡是这支舞的发源地。
小镇总面积1450亩,其中安置房17.63万平方米,可容纳搬迁户8000多名,停车位2142个。小镇地形为梯田式,建筑保持了吊脚楼的风格,山下是景区,山上是居民区,遵照苗族和彝族习俗,小镇还打造了“牛头山”和“虎头山”,远远望去,整个小镇就是一片优美的民族风景区。
2017年,三宝中小学率先完成搬迁,学校离居民区走路只有10分钟,孩子们对新学校的喜爱,引得一批村民们动了想搬出去的念头。
2018年3月,第一批搬迁居民住进小镇里,很快,第二批、第三批居民也签订了搬迁协议。三宝乡的村民开始和故乡一一告别,一场围困深山的贫穷就此被画上休止符。
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十三五”时期,贵州省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0万人,在全国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近200万群众搬出贫困大山、迎来崭新人生。
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阻断了三宝乡的贫困代际传递,小镇百姓们迎来新的幸福生活。
住在阿妹戚托小镇的搬迁居民有了新的证件——一张蓝色的新市民居住证,被称为新市民。当地为每家新装修的房子配备了基本的家电,怕老年人用煤气不安全,改造成电磁炉做饭。
90后陈红珍是小镇新塘社区主任,她知道,搬来后,许多老人要重新调整生活习惯,“磨合”成为新市民们的必经过程。
镇上的一些老人不习惯用家里的防盗门,希望社区给他们换回原来老家里用的大锁头。工作人员解释说那种不太安全,并一遍遍交他们怎么用锁,最多的要教10多遍。一些上了岁数的老人出门容易迷路,小镇的街道上安装了摄像头,实时保障小镇安全。
文安梅的父母和弟弟们搬到离景区较近的一个100多平米的二层楼里,刚搬过来的时候,父亲还是惦记家里的地和水,没过多久,老人家拎着个水桶回到老家,去接了水,摘了菜地里的菜拿回小镇。
“成为了新市民,不好的习惯也要慢慢改掉。”有段时间,陈红珍没少做社区里的老人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尽量少聚在一起喝酒,“动员搬迁是最难的,之后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难题。”
为了让老人们能安放乡愁,三宝乡三个村被命名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乡保留。在小镇的一个百花果园,留了一块土地让有意愿的老人们去种菜。
一些老人还是不适应,以前在家吃的是自己种的菜、养的家禽,花不上几个钱,但现在买菜、用电用水,哪个都要钱,不能再养家禽,老一辈渴望在小镇里有一份生计、一种归属感。
63岁的车朝美在小镇文旅集团找到了这份踏实感,作为年纪最大的群众演员,每天晚上七点多,他在家穿戴好彝族服装,就和邻居们一起下山到景区的广场准备演出。
年轻人也可以选择在这里担任舞蹈演员。白天,作为团长的文安梅带着大家排练,晚上表演,将苗族、彝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用歌舞形式传递给八方来客。
晚上八点,广场上的音乐一起,90多名小镇妇女们,在灯光的映照下,跳起了阿妹戚托舞,成为小镇夜晚里最亮丽的风景。
家门口的幸福:一边赚钱一边带孙子
在贵州省另一个尚未脱贫地区——安顺市紫云县,57岁的陆尚琴作为易地搬迁到紫云县城南社区的新市民,找到在新家的归属感。
她精通苗族刺绣,现在每天走出家门,到楼下苗岭山花刺绣加工厂,一边赚钱一边带孙子。
工厂吸纳了当地160多名、平均年龄50岁左右的人员就业。她们通过刺绣、纺织和染布,手工制成一件件精美的苗族工艺品。
陆尚琴的儿子在外打工,家里三个孙子最小的两岁半。现在,她每天8点钟带着孙子到刺绣室做刺绣,每月工资两三千元,赚钱带娃两不误。她的苗族刺绣手艺很出色,一个手工绣片能卖到40元。这些手工艺品销往国内外市场,有的工艺品市价高达3600元。
让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在异地搬迁后过得体面、有获得感,是望谟县日上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牟小波特别关心的事情。他正在动员自己熟悉的在浙江义乌的企业主,考虑到这里来办公厂,“义乌工厂有的需要人工串珠链,这里的老年人也能胜任。”
牟小波正准备扩建一条新的生产线,他希望,这条生产线能给当地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提供就业机会。
近年来,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易地搬迁人数达1.8万多人,迁入县里的群众分别居住在望谟县四个不同的安置点,在这群新市民中有9000多名劳动力,其中一部分人选择在外打工。
为了让更多居民留在家门口就业,县里有19家企业招聘了搬迁来的新市民,2019年9月成立的望谟县日上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制造光伏板、LED灯的企业,目前有员工20多人,一半是当地搬迁的新市民。
牟小波的公司总部在宁波,之所以来到望谟建厂,在他看来是“一举双得”的事情。在望谟县办工厂一度电仅需0.45元,比浙江便宜了一大半。同时,还能满足当地人的就业需求。
牟小波的公司生产高精度的光伏板,对员工的学历和年龄有一定要求,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掌握技术才能上岗。虽然这里的员工技术能力赶不上东部地区,但牟小波坦言,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员工技能同样是日积月累训练出来的,假以时日,西南地区的员工技能也会整体提高。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望谟县平郎社区,有间刚落成不久的图书馆,成为社区易地搬迁来的孩子们经常打卡的地方。图书馆名为“warm”,取望谟二字的谐音,当地政府希望用一座图书馆温暖一座城。
平郎社区安置易地搬迁居民多达7500多人,其中,6岁~16岁的青少年有1700多人。让孩子们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家门口的“图书馆”就是最好的去处。
为了让孩子们一眼爱上图书馆,来自上海和成都的建筑设计师以“处处可见书”的理念设计了一间200多平米的图书馆,阅读、借阅全部免费,有适合少儿的绘本室,也有适合年轻人、成人的专业书籍。
在浙江打工的喻小红搬到新家之后,放弃了去外面打工的念头。现在,他下班后就会带着4岁多的女儿到家门口的图书馆,钻进“知识的海洋”。喻小红觉得,这样的成长环境有助于从小培养女儿的阅读习惯。
负责图书馆运营的共青团望谟县委书记廖基娟说,当地搬迁居民以少数民族为主,为了让孩子们能安放乡愁、不忘习俗,图书馆会不定期举办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手工课、绘画课,“我们希望孩子的成长有书香相伴,看着书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