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乡愁印迹丨贡米村:稻花香里品乡愁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
1725595140

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西北郊的海龙镇贡米村,村内良田千亩,土壤肥沃,阳光充足,盛产水稻,为遵义市主要产粮区。村里生产的大米质量优良,颇负盛名,明朝洪武年间便有“贡米之乡”的美誉。

《遵义府志》载,明洪武二十一年至正德四年(1388—1439年),播州府为朝廷设茶仓,商人将海龙“油粘米”(以茶换大米)送往朝廷,深受好评,乡人谓之“贡米”。

虽有沃土良种,但因交通不便,种出的大米等农产品一度无法外销,村里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良田肥土一度陷入荒废。

为此,贡米村村支两委坚持“一村一特”“一村一品”战略,带领大家共同奋斗,接续发展海龙贡米产业,重新唤起了村民种粮的积极性。

贡米村依托贡米的质量优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坚持“严标准、高品质、走出去、富全村”基本原则,全力营造贡米产销文化氛围,将海龙贡米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遵义特产”。

2020年,“海龙贡米”成功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如今,海龙贡米产业日渐壮大,村里发展蒸蒸日上。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4万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0万元。农民们世代耕种的水稻,焕发出崭新的生机,带给他们致富的新动力。

贡米村1300亩连片梯田,不仅出产优质大米,也是孕育薅秧歌的摇篮。其孕育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的海龙薅秧歌。

《遵义府志》中有载:“盛夏,男女遍布田间,背双手,弓双脚,边歌边走唱‘薅秧’。”每到薅秧时节,田间就能听到悦耳的歌声。

作为一种劳动歌,海龙薅秧歌吸收兼容了包含四川号子在内的多种民间音乐元素。经长期的传唱打磨,形成了海龙薅秧号子的特色和规模,从一两个简易上口的“平腔、蛤蟆腔”发展到具有五六十种曲谱的劳动歌,不断丰富、充实。

上世纪70年代,文旅部曾开展“全国民曲民间文化十大集成工程”工作,经过收集整理,海龙薅秧歌被纳入《中国歌谣集成·贵州遵义卷》,正式出版。几十年间,海龙薅秧歌在省市的很多活动上表演,让人们了解到这项起源于田间的艺术。

作为一种生产生活方式的伴随物,已融入了海龙坝民众的风俗习惯之中。

海龙薅秧歌的第三代传承人冯世刚在村里组织了一支三十多人的唱歌队,年纪最大的有八十多岁。虽说没有固定的练习时间,但大家有空的时候都会几人聚在一起唱上几曲。平时只要有人找到他学海龙薅秧歌,他都会竭尽所能教授他人。从2013年开始,冯世刚每周都会到海龙镇中心小学,教四百多名学生唱海龙薅秧歌。

一缕缕稻花香,一抹抹乡愁浓,来贡米村的田野走走,望见一处处新变化,感受一曲飘香的乐章。

全媒记者:石影

编辑

王涛

责编

陆勇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