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九味书屋丨贵州各族人民对红军的支持(四)

动静原创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茅台之声
1627529340
积分商场

(来源:《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

红二、红六军团在创建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唤醒了人民的觉悟。红军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格的纪律,艰苦奋斗的作风,都被广大群众传为佳话,黔大毕地区的“干人”极端穷困,许多人家一年到头吃不到盐,全家没有一床棉被,18岁的闺女没有裤子穿。红军攻占黔西后,没收了土豪劣绅的盐仓、粮仓和其他财产,迅速将数十万斤食盐、粮食和布匹分给贫苦群众以救燃眉之急,深受群众欢迎。

强渡鸭池河战斗,红军借用了群众家的门板等木料搭浮桥,在归还时有的被损坏,红军专门召开赔偿大会,逐户登记赔偿。驻在黔西雨朵区红岩村的一位红军战士,在红军撤离时,为了一家家地还借来的用具,摸黑走了十多里路而掉队,惨遭土豪杀害,使群众感到万分悲痛,至今被当地群众广为传诵。

在威宁还流传着“红军豆”和“红军马”的故事。1936年3月16日,红四师宿营威宁兴隆厂一带,当地群众不明真相,为躲兵祸而逃离村寨,红军撤离后,村民回来看到家里原封不动,且屋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位苗民家还发现红军特意留下的一碗红小豆,春播时他把这碗红小豆全部点种了,秋后竟获丰收。这种红豆耐寒、经旱、粒大、质优、产量高,在当地广为传种,至今成为威宁西北的主要特产之一,群众为纪念红军的功德,称其为“红军豆”。

1936年3月19日,红军路过威宁麻乍,住在农民赵放生家,向赵借五升豆子,走时给钱,他坚决不收。红军送给他一匹红沙马,推辞不得,只好收下。他称这匹马为“红军马”,精心饲养。

红军在威宁坝海营宿营,一名饲养员午夜喂马,不慎引起火灾。红军奋不顾身灭火,仍烧了几家的房子。事后除严厉惩处肇事者,还召开大会给受灾群众赔了一驮银子。对此,群众传颂道:“火烧坝海营,军纪很严明;照价来赔偿,赔了一驮银;人人赞红军,人民好军队。”

编辑

胡刃 彭瑾

责编

石右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