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使用的
抽纸、卷纸、餐巾纸……
原料来自植物纤维
其中,竹子
是重要的造纸原料
接下来,我们去赤水
看当地是怎么做到把一根竹子
变成一张纸的
得天独厚的竹资源
赤水市是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竹林面积达132.8万亩,人均占有竹林面积居全国县级行政区第一位,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不但为当地负责造纸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也成为当地农民的“绿色银行”。
技术娴熟的村民往往只需要十来刀就能砍倒一棵十多斤重的竹子
73个切片厂对竹子进行粗加工
原材料有了,下一步是要进行粗加工。为便于又长又细的竹子运输,赤水市在村镇建设了73个切片厂。村民将砍好的竹子从竹林运输到切片厂后,一棵棵竹子将被切割成比手掌还小的碎片。
把竹原料精加工成为原浆纸
通过切片厂切割完成后的竹碎片,将被运输到浆纸加工企业——贵州赤天化纸业公司。在这里,竹碎片要先发酵一个月后才能用于制造原浆纸。
贵州赤天化纸业公司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竹原浆纸生产企业,在企业的原材料囤积场,常年囤积着价值上亿元的竹原料。原材料有了保证,企业原浆纸产能也从2018年以前的20万吨提升到了36万吨。
下游企业 让原浆纸变成生活用纸
原浆纸是不能直接使用的,需要由下游企业进一步加工成生活用纸并进行销售。目前,赤水市有7家生产生活用纸的企业,它们都是赤天化的下游企业。由竹子加工而成的生活用纸在市场上很受消费者青睐,甚至畅销海外。
竹运纸业是下游企业中一家主要做外贸订单的企业,去年这里生产出来的抽纸、卷纸、餐巾纸等生活用纸80%销往美国、英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外销额突破了1亿元。
一根竹子到一张纸的蜕变之路,也是赤水市的经济发展之路。未来,赤水市还将力争把竹产业打造成百亿级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竹产业
还将为赤水带来哪些改变
贵州乡村振兴一线有哪些新鲜事?
8月8日
这场直播
为你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