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贵州通志》对席书和王阳明有这样一段评价:贵州人士知道从事心性之学,而不淹没于俗学,得益于两位先生的倡导教化。而这两位先生从当年九月王阳明到贵阳文明书院,到年底离开贵州,在贵阳相处仅仅只有两三个月时间,而且之前俩人未曾见过面。
席书在派人去迎接王阳明主讲文明书院的信中说:“我知道过去的人有风雨连床而内心隔膜千里的,也有一面未交,而读其文章想其人,千里神交的。我和先生虽然没有承应接触过,也算得上是相隔虽远而神交已久的了”。这短短的几个月,不仅奠定了两人的终身知己,也进一步奠定了黔中王学的基础,而且扩大了阳明之学在贵州的影响。
席书像
席书(1461—1527),字文同,号元山,四川遂宁县(今遂宁市蓬溪县)人 。弘治元年(1488)中举,三年(1490)中进士,授任山东郯县知县,河南按察司佥事。正德四年(1509)五月到贵州任提学副使。因为前任毛科曾一度聘王阳明到文明书院讲学,毛科卸任后王才返回龙岗。奇怪的是毛科聘王讲学影响似乎不大,连《王阳明年谱》也没有记载。有的文章甚至说王阳明婉拒毛科所请。席书到任后,依然再聘王阳明讲学文明书院。
席书来贵州之前,“旧知阳明,知其文也,知其才猷勋业也”。到贵阳后,派人带信再请王讲学文明书院,信中说“毛科先生在任之日,有劳先生俯教承学,不料毛先生卸任,先生遂还龙场,生员顿时觉得失去依仗”,王回信“亹亹千余言”,同意所请。席书在派人去迎接王阳明的信中再次说明了聘请的意图:我知道误天下之豪杰者,是科举。但是使天下士借此而知学习向上,也是科举。书院诸生学习当然主要是为了科举,不过请阳明先生在讲学中,“于举业之内,进以古人之德业”,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吗?
从王阳明来说,当时的文明书院,有生员二百余人,教授“五经”有教读六人,分斋教学。能在全省最大的书院讲学,“悟以性中之道义于举业之内”,也符合王阳明在《重刊文章规范序》中的观点,而且又不完全拘泥于举业之教,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王阳明讲学
王阳明到文明书院一开讲,就如席书所预料的贵州士子“将肩摩而踵接矣”,席书也是有空就到书院与王阳明论学,有时讨论到夜半。席书还“身率贵阳诸生,以所事师礼事之”,当然率领学生拜师是示以尊重之意,并非席书本人拜王阳明为师。这年,席书48岁,王阳明38岁;席书是四品官,王阳明是未入流的驿丞。无论是年龄,还是官职,两人相差太大,何况王阳明还是得罪了刘瑾的戴罪之身。
席书的此番作为,李贽称他有胆有识。大家都在尊信朱熹,而席书认为唯有王阳明为真夫子,这不就是识见吗?身为提学四品官,而率诸生拜师一个小小的驿丞,还不怕得罪刘瑾,这不就是胆量吗?
席书在和王阳明直接接触之后,更为折服。在年底《送别王守仁序》中说,他以文章勋业事问王阳明,王阳明直言不讳地说,我以为你要“为大人之问”,结果你还是问的是“耳与目之问”,“心至大而至明,君子先立其大而不晦其明”。当时席书听了之后,不觉背上汗湿,于是“日亲所学”。
《王阳明年谱》中说,席书问朱陆同异之辨,往复数四,豁然大悟,亦应是讲学文明书院时。至于说“遂与毛宪副修葺书院”,这就把时间弄混淆了,毛科修葺文明书院是弘治十七年(1504)到正德元年(1506)。席书是正德四年五月才接任毛科。
席书不仅认为王阳明直通周、程,上溯孔、孟,其心学已见端倪而方兴未艾,还认定历代文运要百来年才会有大儒出现,当代的吴与弼、薛瑄和陈白沙都未能得到周、程的真传,足以担当起这个文运的,看来有待于现今了。所谓现今,即王阳明无疑了。正因如此,王阳明也认为“受公之知实深”,俩人不仅在学术上相知相通,在政治上亦关系密切。
王阳明在江西遇宁藩之变时,席书已升任福建左布政使,即率兵赴江西支援,途中闻王阳明已平宁藩,才返回。正德十六年(1521),王阳明自江西便道回乡,听说席书要进京入阁,便在途中停船等候,还派专人在估计席书要经过的地方守候,希望能有“信宿之谈”,为此“驻信城五日”,最终无缘一面,方“怏怏而去”。
在大礼议之争中,王阳明的门人朋友分为两派,他不表示支持哪一方。霍韬写信征求他的意见,他未回复。而席书写信来征询意见,王阳明即作答认同其说,只是认为,其时典礼已成,当事者未必能改,言之徒益纷争。升任礼部尚书的席书曾请皇帝召阳明入阁辅政,但被嫉妒的大臣阻止而未成。
嘉靖六年(1527)席书病逝,王阳明撰《祭元山席尚书文》,文中“又忆往年与公论学于贵州,受公之知实深。近年以来,觉稍有所进,思得与公一面,少叙其愚以来质正,斯亦千古之一快;而公今复已矣!”文末连呼三个“呜呼痛哉”, 真是痛彻心扉!自己也在病中,还写信问友人“席元山丧已还蜀否?前者奠辞想已转达。天不遗,此痛何极!”第二年,王阳明亦病逝。
“此心光明”是王阳明的临终遗言。图片是戴明贤老师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