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上一期写到灰笼,有年长一点的朋友留言问:“到底是灰笼还是烘笼?或是都可?”
实话说,写时我也纠结了一下,但幼年随父母在瓮安待过几年,当地人叫做“灰笼”,记忆犹存,应该不误。但力求慎重,还是为此专门咨询了一位老辈子,据他说,瓮安人确实喊作“灰笼”,而在过去,“烘笼”另有其物,即毕节等地,冬天用一个类似比较高的竹编箩筐一样的东西罩在火盆上,用来烘烤衣物之类,也是个早就被淘汰了的物什。
“烘笼”一物,大概古已有之,《水浒全传》第五十六回“吴用使时迁盗甲 汤隆赚徐宁上山”有一节描写,说是寒冬时节,时迁去盗取徐宁的金甲,偷偷打望徐家的情况,“丫嬛上来,就侧手春台上先折了一领紫绣圆领,又折一领官绿衬里袄子,并下面五色花绣踢串,一个护项彩色锦帕,一条红绿结子,并手帕一包。另用一个小黄帕儿,包着一条双獭尾荔枝金带,也放在包袱内,把来安在烘笼上”。这个“烘笼”,应该就跟我那个老辈子所说的相接近。
考察下来的结果,我所写的那种灰笼,“的确有个笼子,竹子编成,上面有把手,以瓦罐置其中,安放妥帖,大小刚刚好,严丝合缝。去木炭放进瓦罐,柴火引燃,外出即可借以取暖”。也有些地方称为烘笼,甚至还有朋友留言说,“云贵交界的老家叫火笼,是用烂瓷盆或锑盆装柴火一路甩起到学校取暖”。想想看,“烘笼”或者“火笼”之名也颇为贴切,“烘”状其用途,“火”道其本质,“灰”言其残余,皆合情合理。
于是答复这位朋友:“装灰的笼,烘脚的笼都说得过去。”
而且,灰、烘、火三字,读音也相近,音近而讹,亦是常事。譬如,贵阳人说“卷粉”,到了安顺,称为“剪粉”,不好说谁对谁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老贵阳话“u”“i”不分,“下雨”发做“下以”,“羽毛”发做“以毛”,“卷粉”也就顺理成章地发做了“剪粉”,以讹传讹,小贩们不查,写成“剪粉”,而且居然还很说得通——试想卷粉蒸出来,一整张卷起来,以快剪剪成小段,卷则其形状,剪为其动态,也很生动呢。
还有个跟贵州饮食相关的字,值得说道说道。即贵州人煮粉吃,一般不说这个“煮”字。民国时期的大学者姚华著有《黔语》,也就是“贵州方言”或者说“贵阳方言”,其中有一条关于“粉”,考证极妙,不抄下来都不得行,“稻粉为条,贵阳盛行食品也,语辄曰粉,则知是条。不谓屑,凡屑皆谓之面,无论稻或麦也。粉是熟食,惟欲热而不使烂,则于热汤沸过,漉之,曰芼。饭亦或曰芼。宋陈唐卿《赠皎、启二僧诗》有句云:芼葱汤饼聊堪饱。用此字。故知贵阳芼粉、芼饭字皆同作。惟贵阳语虽有此,而未见人书耳。芼音如冒。”
确实如此,君如不信,随便找个素粉摊摊,不要两分钟,保管你听到老板大声武气地喊小工,“芼一碗粉,带走”。不过,一般的店铺里,不会写成“芼”,而是以“冒”代替,譬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冒饭”,也是烫一烫就吃,其实也该是“芼饭”。
最近有个朋友在开发方便米粉,据说下了一番功夫,多次实验,务使米粉用开水一烫即可食,而且保留其略韧的口感,初步设计的包装上,写了“嗦一碗粉”字样。我的建议,贵州人并不把西里呼噜地吮吸粉条的动作叫做“嗦”,与其叫“嗦一碗粉”,不如叫“芼一碗粉”,更有地方特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