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徵引书目多达285种的《炉山物产志稿》

动静原创撰文:周胜
1639015620

贵州凯里人毋伯平,1914年肄业于北平朝阳大学法科,寓京多年。1928年返贵阳,曾经在军界和警务界任职。公务之暇,撰写了《炉山物产志稿》,留下了贵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自然和物产资料。

《炉山物产志稿》内页

《炉山物产志稿》据说是为《民国炉山县志》撰写的物产篇,分为动物门、植物门、矿物门、制造门。每门中又分若干类。每一类中的名称后,又作注释和徵引。徵引之详,实在少见。

以动物门家畜类“马”为例,徵引的书目有《老子》《易》《齐民要术》《农桑辑要》《论衡》《考古质疑》《现代医药学》《卫生学》《周礼》《寄园寄所寄》《敬斋古今黈》共11种之多。又如植物门竹木类之“竹”,徵引的书目有《齐民要术》《蛩溪诗话》《史记》《田居蚕室录》《邺中记》《农村浅说》《四时类要》《竹谱》《大定府志》等9种。植物门五谷类“稻”,徵引的书目有《说文》《字书》《燕山丛录》《遵化州志》《邢台志》《遵义府志》《务本新书》《群芳谱》等8种。

作者在正文前就说,全书徵引的书目达285种。无怪乎当时的贵州省政府主席毛光翔题词:“博闻强识”。

从此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贵州自然界的部分物种。比如动物门,分为家畜、野兽、家禽、野禽、鳞介、虫属等6类。以野兽类为例,记载有:“虎,豹(值次于虎,均将绝种矣),豺(邑人谓之豺狗),狼(豺、狼二名,邑人不别),狐(北方视为五仙之一),獭,獾(值次于狐),狸(今乡间名野猫,善窃鸡,以火照之,则闭目而不逃,又名猫狸),麝(腹部有皮脂结成之块,谓之麝香),麞(此脐下无香),麂(俗名山羊),熊(均产丹江之雷公山,邑境亦时发现),野牛(时由雷公山窜至邑境),野猪,箭猪,兔,鼠(俗名耗子),黄鼠(俗名黄鼠狼),飞鼠(其一种好食竹根,曰竹䶉), 鼹鼠(俗名山老鼠)”。

野禽类记载有:“燕、雁、播谷、斑鸠、杜鹃、老鸹、喜鹊、麻雀、黄雀、鹰、鹞、鹳、鸱、鹧鸪、鹭鸶、画眉、山胡、百舌、山鸡、锦鸡、竹鸡、水鸭、翠鸟、黄车鸟、半天鸟、水鸪鸬、铁棱甲、鸽鸬、啄木鸟、护花鸟、奇误、红鸡公、唱歌郎、绶带鸟、地麻雀、偷仓、白头、山鹧、秧鸡。”其中有不少是我闻所未闻的,也许是我孤陋寡闻。如半天鸟,注释中说“随飞随鸣,高入云霄”,这似乎是名称的来由;又如奇误,注释中说“一名四喜鹊。其鸣声云:奇误急读,而加尾声。鸣则水涨,声愈急则涨愈高”;还有护花鸟,注释说“其声若云:无偷花果。俗译打公骂婆。或译为打开饭盒。”铁棱甲,注释说“身小如鹰,力能捕鸡。”不知是不是又被称为“铁炼甲”的黑卷尾鸟。最后记载有两种鸟,一为“点灯捉虼蚤(鸣时自呼)”,一为“清明酒醉(其鸣声如此,清明二字急读)”,就完全不知道是何物,只有求教于《野性贵州》的冉景丞老师了。当然,此书收集的和如今贵州查明的510种鸟类(亚种)比较起来,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山胡

偷仓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农具类。分为这样几具:

耕治具:犁(深耕),輗(驾于牛肩以便使力),耙(耖土使细),牛打脚(横拦牛后足,所以连缀犁耙),钉耙(耙土治畦)。

芸除具:挖锄(刳地为坎),铲锄(去草松土),耨锄(去草)。

收获具:镰刀(刈稻草),铚刀(刈黍稷),殻斗(扑稻麦),米箩(挑谷米),腰箩(拾坠穗)。

攻治具:䉪(去壳),碾(去壳),碓(去壳碎物),磨(糜物),枷(扑豆麦)。

簸飏具:风簸(去秕糠),簸箕(同前),竹筛(择精),罗筛(出粉)。

灌溉具:龙骨车(吸水),水车,笕槽(引水),水舀,粪桶,粪篮,粪舀。

龙骨车。

水车。

敛藏具:仓廪(盛米谷),囤箩(盛谷),晒蓆(干谷),炕箩(干谷),粪耙(掀翻)。

杂具:斧(伐木),锯(断木),柴刀(伐薪),撮箕(撮土物),蓑笠(避雨)。

农具在类别、名别、功用之后,都有备考,详细解释其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如耙,其功用为“耖土使细”(耖chao碎土),备考中说:“《农政全书》:‘高三尺,广四尺,上有横木柄,两手按之,前用畜力挽行。’按,用四木作架,于下端横木斮孔入齿,约十余枚。齿以铁或木为之者五寸。刘熙释名:耙,播也。所以播除物也。”

又如铚刀,其功用为“刈黍稷”,备考说“俗名拆刀。音变也。刘熙释名:铚铚,断黍穗声也。形如梳而短刃为铁片。刀背系绳,套于手背,以便折黍。”

铚刀

再如牛打脚,其功用为“横拦牛后足,所以连缀犁耙”,备考则详细讲述;“横木为之。两端凿孔贯绳,交牛之左右身而前系牛枒,中亦凿孔系绳,后缀犁辕。长约二尺,围三寸。”

农具中䉪极为少见。其功用为“去壳”,备考中说:“编竹为轮,沙土实中,上下二扇,均嵌坚木齿,以人或畜挽转,即同簉米。一名砻”。其实就是木制磨。

渔具中记述了鱼舟(装载),水獭(逐捕),鸬鹚(同前),刮网(拦河),撒网(网鱼),鱼栏(囿鱼),鱼梁(刦鱼),稀笼(刦鱼),虾拔(捞鱼虾),拌竿(垂钓),钓竿(同前),鱼罩(罩鱼),渔火(夜明)。其中“拌竿”是“一竿数丝,丝各数钩。”钓竿则是“一丝一钩,挂香饵。钓大河则加手车以绞丝。”不过,好像少记了“罾”,大概炉山一带不大时兴这种捕鱼方法。《汉书》记载,罾,鱼网也,形如仰伞盖,四维而举之。即方形渔网。作为敷网捕鱼方式之一,称为“搬罾”,又写作“扳罾”。

农具渔具之外,还有猎具、蚕具多种,就不再赘举了。

书中还收集了92种中草药材。如九龙盘(《贵阳民间药草》亦名九龙盘,即《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蜘蛛抱蛋之别名)、一朵云(《贵州民间方药集》又称为“独立金鸡”)、鸡眼草(《贵州民间药物》又称为“满路金鸡”)、夜关门(《贵州民间方药集》又称为“蛇退草”)等。现在查明的贵州中草药资源当然远远不止这个数,光是贵阳市查明的中药植物资源就达1792 种。

张新民先生在简介这本书时说:“所载有些品种今已罕见,可供地方因地制宜开发物产之用。”我想,如能在某民俗博物馆中,将书中所记的农具等实物予以一一展出,再配上使用图示,大概能让参观者多少领略一点农耕时代的气息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曾璐

责编

孔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