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记者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获悉,经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专家组评定,拟确定“雷家豆腐圆子”等十大民族民间特色美食,并予以公示。
贵州省十大民族民间特色美食
1、雷家豆腐圆子
雷家豆腐圆子是贵州省著名的特色小吃,创始于清朝同治时期,至今传承146年,是贵阳市少有的具有百年以上的老字号风味食品,是贵阳市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的绿色健康食品。雷家豆腐圆子口感外酥里嫩,香麻爽口,配方独特,技艺考究,开创了豆腐新的烹饪食法。
2、织金宫保鸡丁
织金宫保鸡丁选用鸡肉为主料,佐以花生米、黄瓜、辣椒等辅料烹制而成,是一道本地的特色传统名菜。红而不辣、辣而不猛、香辣味浓、肉质滑脆。由于其入口鲜辣,鸡肉的鲜嫩配合花生的香脆,使其更为食客所青睐。
3、关岭断桥青椒河鱼
吃了断桥的鱼可以增加热量、治病、滋补、美容、祛风除湿。南北往来的车辆到关岭必须下断桥吃灞陵河鱼,没有吃到是一生的遗憾。
4、六盘水烙锅
烙锅是始于清代,至今有300多年历史。92年后,水城烙锅破天荒地搬进了店堂,并很快形成了烙锅食街。这时已经是无所不烙了——海鲜禽畜、鸡鸭牛羊、家野蔬菜等各种荤素原料,均被放到了锅中,蘸碟也比原来单一的五香辣椒面蘸碟增加了许多,像麻辣折耳根蘸水、烧青椒蘸水、五香辣椒面等。
5、辣子鸡制作技艺(黔凤)(区级非遗项目)
“黔凤辣子鸡”菜色鲜红,肉嫩离骨,皮糯鲜香,油而不腻,辣香爽口,辣中有香,辣而不过。辣椒与鸡肉一起炒熟,辣椒的辣味渗透到鸡肉里,鸡肉的汁水又融入了辣椒里,两种味道交融在一起,香味醇厚绵长。
6、彝家羊汤锅
彝家黑山羊,主要分布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以禾本科牧草为主。黑山羊羊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含量在22.6%以上,脂肪含量低于3%,胆固醇含量低,比猪肉低75%,比牛肉和绵羊肉低62%,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5种以上,尤以谷氨酸含量高,达11.03%,氨基酸组成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寒冬食羊肉可暖胃,是冬季的补益佳品。黑山羊肌纤维细,硬度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膻味极小,老幼皆宜。
7、绿豆锅巴粉
因制作的成品跟自家用锅做饭时蒸出的锅巴过程相似,故名之曰“锅巴粉”,制作过程为将大米、绿豆、青菜,分葱,蒜叶萝卜叶等做成的浆在锅里烙成饼,然后冷却卷成卷,卷可以切丝。“锅巴粉”易熟,口感熔实,含有大米、青菜、绿豆,分葱,蒜叶萝卜叶等特有的清香味,营养健康、无添加剂。
8、丁氏苗族传统酸汤(市级非遗项目)
始创于1993年的“老凯俚酸汤鱼”,传承了贵州苗族先辈传统的制酸古法,并通过对贵州苗族饮食方式的不断研究,选用贵州本地独有野生毛辣果,土坛发酵一年制作毛辣果酸,选用本地红线椒制作糟辣酸混合调制。
9、花米饭
花米饭是布依族在“三月三”祭祖必须上桌的供品,祈求避灾免祸,来年丰衣足食。食用的方式由单一走向了多样,或蒸,或煮,或焖,或炒。五颜六色代表了布依族对色彩的追求,利用植物浸泡染色,表达了布依族崇尚自然的心理,花米饭中自有一股独特的植物清香。
10、仡佬三幺台
三幺台,就是席分三台,即茶席、酒席、饭席。近年来,一些对这一饮食习俗感兴趣的研究者,替这三轮席面取了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名字,分别叫“接风洗尘”“八仙醉酒”“四方团圆”。三幺台作为仡佬族人家待客的最高食俗礼仪,其间无论是主客入座的座位,还是餐桌上碗碟的摆盘,都有特定的礼仪和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