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画眉始于何时?
宋代高承编撰之《事物纪原》云:“秦始皇宫中悉红妆翠眉。此妇人画眉之初也。”那么,画眉始于秦代?不是的,画眉的历史要早于秦代。
《楚辞·大招》有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其“粉白”是指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就是用“黛”来画眉毛使眉毛更黑。因此,画眉见于文献记载,最早是在《楚辞·大招》所反映的战国时代。而女子画眉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却并不确知,但肯定远远远远早于战国时代。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黱,画眉也。从黑,朕声。”可见东汉时代,画眉已有专门词语“黱”,按照许慎的注解读作“朕”。《说文解字》虽未收录“黛”字,但明确解释“黱”字就是画眉。后世直接就把“黱”字同作“黛”字,发音也就成了dài,也即,“黱”同“黛”,读作dài。
那么,“黛”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现在的辞书一般都笼统解释说,“黛”为“青黑色的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至于到底是什么样的“青黑色的颜料”,却也是语焉不详了。
综合来看,古代女子画眉所用的“黛”有三种主要的可能的来源,一是来自植物性颜料靛蓝的“青黛”,二是矿物性颜料“石黛”,三是人工调制的眉墨。
古人从植物中提取蓝色颜料的历史很悠久,《诗经》里就是有“终朝采蓝”的歌咏,而荀子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言。古人画眉所用之“青黛”,即“蓝靛之细而上浮者”,应当是青黑色的,正可用以画眉。而且,采蓝、制作靛蓝等劳作大都是古代女子所为,女子取之为悦己者容,也是可以理解的。
“黛”来自矿石,是曾经的主流认知。东汉服虔所撰《通俗文》有云:“染青石谓之点黛。”这给出了“染青石”的矿石称谓。南北朝时南朝梁、陈间诗人徐陵在其《<玉台新咏>序》中写到:“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靥。”蛾眉的说法最早见于《诗经》,《卫风·硕人》有“螓首蛾眉”的诗句,“蛾眉”是指美女硕人的眉毛像蚕蛾触须那样细长而弯曲,十分美好动人。显然,这里徐陵语句中的“双蛾”是指美女的眉毛,且整个前两句这是明确写了用于画眉的“石黛”。
“石黛”?“石黛”是什么矿物呢?
从“青黑色”,可染色,耐长久使用等特点推测,揆之情理,这古人用来画眉的“石黛”应该就是石墨。天然的石墨矿石黑灰色,质软,有油腻感,可较好地染色,能长久使用。因此,石墨也有“石螺”“石黛”“画眉石”等别名。
汉代石黛板砚,图片来自网络
至于“眉墨”,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南宋。南宋赵彦卫《云麓漫钞》云:“前代妇人以黛画眉,故见于诗词皆云‘眉黛远山’。今人不用黛而用墨。”
南宋华岳《田家(其七)》诗曰:“画眉无墨把灯烧,岂识宫妆与翠翘。堪笑东风也相谑,暗牵裙带缠人腰。”诗的前两句写农家女画眉没有“眉墨”,因而用油灯的油烟的黑色替代眉墨来化妆,这从反面印证了南宋时代人工制作的“眉墨”已经成为了画眉用品的主流。
而提到了“黛”,则不能不说说“黛玉”。“黛玉”的字面的意思就是青黑色的玉,或正可与“通灵宝玉”惺惺相惜吧。而《红楼梦》第三回里,贾宝玉初见林黛玉便信口开河,胡诌了一大段话,要给黛玉取“颦颦”为“表字”。
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
遇见心仪之人,或者发呆若痴,或者机灵如猴啊,宝玉这样的表现,也是让人难忘了。而仔细品品“可代画眉之墨”的话,可以明确地知道,贾宝玉的认知里,“画眉之墨”才是常态,是日用品。
影视作品中的林黛玉
而《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写贾宝玉祭奠去世的晴雯,其《芙蓉女儿诔》有曰:“眉黛烟青,昨犹我画。”这是贾宝玉追述往日给晴雯画眉的美好情景。看来,贾宝玉的多情真是不要不要的,胭脂没少吃。
不过,最有名的画眉人不是贾宝玉,而是西汉张敞。说起来您可能不相信,《红楼梦》“眉黛烟青,昨犹我画”这样的文句,其实是运用了“张敞画眉”的典故。
“张敞画眉”典故出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京兆典京师……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唯广汉及敞为久任职。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
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同‘妩’,指妩媚)”。有司以奏敞。上问之,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上爱其能,弗备责也。然终不得大位。
在极端复杂形势下,张敞担任首都长安的最高长官长达九年,可见其才能卓越。“然终不得大位”,并没有再位列三公,进而封侯,显然是因为他“无威仪”。
张敞“过走马章台街”一段是写得比较客气的,实质上,章台街是妓女聚集地,“走马章台”就是明目张胆地涉足“娱乐场所”甚至“红灯区”。这样的“无威仪”,性质还是很恶劣的。
对比于“走马章台”,“又为妇画眉”其实也就是“无威仪”之中的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了。但闹到整个首都长安都在传言“张京兆”所画的眉毛很妩媚了,这政治影响也就很大了、太大了、太“无威仪”了——为啥呢?这还要从张敞画眉追究。
为什么张敞所画眉毛就会特别地妩媚呢?
那还不是从章台妓女那里看到的新样式——真相就是这样地丑陋啊!
而且,当皇上避重就轻地责问时,张敞更为避重就轻地辩解说,夫妻之间亲昵的事儿,多了去了。这看起来仅仅是君臣之间的一次尬聊。
真的仅仅是君臣之间的一次尬聊吗?当然不是。
张敞反对的是“有司以奏”的制度,但皇上却是极端依赖这一制度体系的。张敞绝非政治小白,他自然深知京兆尹位高权重,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逃脱不了皇帝的掌控——但张敞一厢情愿地认为圣上理应更为关注结党营私、密谋妄动、大逆不道等等关乎国家安全稳定的苗头迹象,理应在“朝会”之余、道德掌控上放松一些——然而圣上汉宣帝对于张敞有些“不敬”的回答肯定是耿耿于怀的,且更为明确地判断出张敞对整个官僚监控体系的对抗与不满。
因此,也就是说,“张敞画眉”在当时是一个政治事件,而绝非后世认为的夫妻恩爱的佳话。
张敞为妻子画眉,图片来自网络
据传唐玄宗李隆基《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明确运用“张敞画眉”典故说:“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宋代张孝祥《丑奴儿·无双谁似黄郎子》词也有曰:“画眉京兆风流甚,应赋蛜蝛。杨柳依依,何日文箫共驾归?”
甚至到了宋代,好事者把“张敞画眉”作为绘画主题来创作,肯定画了不少的《张敞画眉图》,也就是说,“张敞画眉”佳话还有了图文并茂版本。南宋牟巘五《张敞画眉图》诗曰:“眉妩臣罪小,君王一笑休。明日章台路,便面越风流。”南宋刘克庄《跋张敞画眉图》诗曰:“列岫新眉淡复浓,黛螺百斛不堪供。回头却笑张京兆,只扫闺中两点峰。”
据明代杨慎《丹铅续录·十眉图》,唐代画眉样式有十种,鸳鸯眉(又名八字眉)、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稜眉(又名却月眉)、分梢眉、还烟眉(又名涵烟眉)、横云眉(又名横烟眉)、倒晕眉。
其中的“八字眉”颇负盛名。白居易的《新乐府·时世妆》有曰:“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韦应物《送客人入道》诗云:“金丹拟驻千年貌,宝镜休勾八字眉。”李商隐有首《无题》诗有云:“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唐代孟浩然《春意》诗曰:
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帏。
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
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
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这首诗里,佳人自怜不已,春情多、相思苦、愁绪乱,杨柳舞春风,孤苦帘帏外——所有的思念,一定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唐代贞元末年流行的眉形,图片来自网络
而唐代最著名的另一首“佳人能画眉”的诗作是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是朱庆馀在科举考试前所作的呈献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行卷诗”。“行卷”是指应试者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将自己平日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送呈有地位者以求推荐。显然,呈送该诗之前,朱庆馀同学早已将自己的作品“行卷”张水部了。
那么,久久未回复朱庆馀的张籍对于朱庆馀诗文的评价如何呢?
张籍《酬朱庆馀》诗曰: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张籍导师把朱庆馀比作相貌美、歌声甜的采菱姑娘,身穿齐地(今山东省)出产的贵重丝绸的衣服,但人们并不以她的服装为贵,而这位采菱姑娘高歌一曲才真的万金难买啊——对朱庆馀的诗文与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
宋代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直接引用了“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典故: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这是回溯到了“画眉深浅入时无”的原本意义,确实具有一种旖旎情态,爱意绵绵。
古往今来,眉目传情。窗口的剪影最美,木兰恢复女儿身的第一动作就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十年生死两茫茫”之时,苏轼回想妻子的美好仍是“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而这些动人心弦的描写里,自当包含着画眉、画眉人。
而“画眉人”的说法来自历仕北齐、北周和隋三朝的诗人薛道衡。薛道衡《豫章行》有曰:“君行远度茱萸岭,妾住长依明月楼……空忆常时角枕处,无复前日画眉人。”
宋代张元干《清平乐·乱山深处》词曰:
乱山深处,雪拥溪桥路。晓日乍明催客去,惊起玉鸦翻树。
翠衾香暖檀灰。一枝想见疏梅。凭仗东风说与,画眉人共春回。
真的呢,别离虽在眼前,但雪里有梅花清香;而美好的希望就在于,当那春风再起,心上的人儿将携手春天一起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