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普安县罗汉镇充分利用森林、气候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助力群众增收。
这几天,罗汉镇大头盖菇林下种植基地呈现一片繁忙景象,村民杨普高和乡亲们正忙着运送菌材、放种、盖松针、覆土,实现在家门口务工增收。
一天有90元到100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杨普高和乡亲们对这份收入都很满意。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罗汉镇大头盖菇林下种植由县农业农村局和公司做好双重技术指导。
“13公分左右的厚度,加上40公分的宽度,然后我们就拣菌种,菌种我们一般从最窄的是10乘10公分的标准成井字状井字形。”这几天,订单公司的技术人员也走进基地,手把手、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
“把技术指导到田间地头,同时和公司签订保底收购协议,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让大家有收成能卖好,”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谯树黔在种植基地一边做好技术指导一边与群众算起林下食用菌种植的好处。
技术不发愁,产销有对接,一系列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健全,激发了群众的发展愿望。
“为助力脱贫攻坚,增加群众收入,我们结合罗汉镇树林多的实际,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主要种植大头盖菇和竹荪,目前大头盖菇已经开始种植。”这几天,县政协副主席、罗汉镇党委书记袁敏与群众忙碌在田间地头,带着班子成员沉下身,抓群众动员、搞林地协调,罗汉镇的林下食用菌种植有条不紊进行。
据了解,大头盖菇又名赤松茸,适于林下种植,栽培技术简便粗放,容易获得成功。据订单公司初步计算,大头盖菇每亩平均产量可达3000斤以上,价格在八块至十块一斤,平均每亩产值可达到35000元左右。
记者:谭化文
视频剪辑:侯 荣
责编:王 军
编审:张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