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见证履职|全国人大代表曾丽:我的两会“关键词”——教育,处处蕴含着新思考

动静原创综合广播
1590479100
积分商场

【代表云话“打赢两场战役,我在!”】

“教育”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贵州民族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东盟人文学院院长曾丽的两会关键词。今年,是她从教以来渡过的最长也最忙的寒假,期间她梳理了20多份建议带上全国两会,“教育+疫情防控”、“教育+脱贫攻坚”……离不开教育的老本行,处处蕴含着新思考。

在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曾丽在办公室里忙着国际教育学院开设新专业的准备工作,同时还在不断整理完善自己带上两会的建议。从1月中旬学校放假,到5月7号贵州民族大学迎来第一批错峰返校的毕业生,这个寒假是曾丽从教以来最长的一个假期,却也是她最忙的假期。

寒假期间,曾丽所在的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有13名留学生选择留校。1月22号,新冠肺炎疫情拉响警报之初,曾丽和同事们就开始了留校留学生的疫情防控工作,交代大家不要去人群聚集场所,给他们代买生活物资等。大年初四那天,曾丽从家里带了口罩和食物,独自开车回到学校。“我开车从家里到学校,路上遇到的车没有超过十辆,你觉得整个城市都像按下了暂停键,什么都停下来了。然后我到学校来,进了一个学生宿舍,一个学生见到我抱头痛哭。这段经历五十年来第一次。”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曾丽依然感慨。

这场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对曾丽的心理带来不小的冲击。那段时间,她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想全都记录了下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开始思考教育在预防公共卫生安全方面能有何作为?这些思考被她写进了今年的建议中。“我也希望有一个强制性的东西,给所有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等,在食堂、食堂门口或厕所配备一些相应的洗手设备,卫生的习惯从小就开始养成。通过这次的公共卫生事件以后,我也特别希望公共卫生进校园。今年我也给教育部提了一个建议,加大对农村学校厕所的改造,配备相应的洗手池,把旱厕所都改为水冲式厕所。”

因为准备的时间长,今年曾丽带到全国两会上的建议称得上“高产”,有20多份。除了结合疫情的种种反思,她还希望国家能在贵州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上给予更多支持,助推脱贫攻坚。“贵州这几年也引进了大批的人才。引进人才的同时,我们作为高等院校,要加大人才本土化的培养进程,特别是博士、硕士这种人才的培养。也希望我们贵州的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大有作为,同时也希望教育部,在像贵州这样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现脱贫攻坚的一些地区,在博士点、硕士点的建设上给予一些政策性的支持。我觉得这在维护我们脱贫攻坚的成果上,一定会发挥巨大的作用。”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曾丽认为,既要稳定脱贫攻坚成果,还要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而这些最终都要回到教育上来。“要稳定脱贫的成果,最核心也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就是一定要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义务教育阶段做好控辍保学,然后继续做好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第三个就是做好高等教育,培养好高层次人才。稳定脱贫攻坚成果最终都要回到教育上来。”

记者

黄瑾

编辑

谢磊 兰杰欣

责编

刘燕

编审

黄蓓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