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海龙屯是个什么“屯”?走进贵州大山里的世界文化遗产

人民日报
1717218660

城墙、基址与群山错落连绵,在贵州遵义龙岩山巅勾勒出这座沉睡数百年的土司古堡遗址、贵州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的壮阔面貌。

海龙屯始建于1257年,原是一座军事古堡,是著名的“平播之役”的主战场,历尽风霜几经修葺,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考古中被“重新发现”,又在2015年作为中国三大土司遗址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海龙屯遗址。顾兰云 摄

海龙屯遗址所在山峰相对高度约350米,三面环水,地势险要。如今“老王宫”和“新王宫”建筑基址和周长约6公里的环囤城墙尚存,囤东铜柱、铁柱、飞虎、飞龙、朝天、飞凤六关,囤西后关、西关、万安三关依然屹立,成为西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

沿着古道石阶拾级而上,穿过“猿鸟难越”的数道关隘,触摸斑驳的古老城墙……一砖一瓦皆传递着历史的回声。海龙屯是著名的“平播之役”的主战场,见证了土司制度与杨氏家族统治下播州的兴衰,在今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而古建筑群到文化遗址的转变,则是海龙屯整体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实践印证。“守屯”近10年的海龙屯文化遗产管理局副局长陈宪忠见证始末,她说,“要有绣花的细致,不能让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纰漏影响了遗址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陈宪忠介绍海龙屯的城墙保护。顾兰云 摄

“局部掉落坍塌的城墙石块首先要考虑采取归安的措施,更好地保留其历史感;修复后的墙体得寻找同类青苔附着,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眼前所呈现遗迹的细枝末节,也将陈宪忠和更多“守屯人”对海龙屯的保护传承一一道来。

海龙屯遗址。顾兰云 摄

从关隘城墙的修缮到园林的绿化美化,从文物的出土修复到陈列馆的设计展示,从2012年4月开展历史上第一次科学的大规模发掘,到2021年“贵州遵义海龙屯城址及播州杨氏土司墓群”作为贵州唯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的项目……一系列文保及非文保工程项目让海龙屯遗址“屹立不倒”。

而如今,“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更为海龙屯实现可持续的保护与利用注入新活力,让历史文化高地变成文化旅游新地标。

近年来,海龙屯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以“文化+旅游”“体育+旅游”“科技+旅游”为思路努力打造集观光游览、教学科研、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并通过举办文化节、推出创产品等方式,让海龙屯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传承赓续千秋万代。

编辑

吴雷

责编

飞宇

编审

侯莹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