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TA上两会》的两位嘉宾都来自梵净山脚下,一位是全国人大代表、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石丽平,一位是全国人大代表、朱砂古镇民族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华茜。
今天,她们带来的是什么呢?
华茜:我带来的是万山的朱砂。用石丽平裁剪衣服剩的绣布,和朱砂组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种饰品,这个产品目前在网上销售非常不错。
石丽平:我带来的是一朵美丽的鸽子花(苗绣),我把华茜的朱砂也融入在设计里面了。这朵鸽子花,拉动了4800多人就业,更多的绣娘们在苗绣这个链条上一起发展,把传统文化也传承下来,用这朵鸽子花助力乡村振兴。
值得一提的是,华茜身穿的民族服装上,有一种装饰,叫做“织锦飘花”,是一种曾经失传的苗绣技艺。石丽平和她的团队,用了六年的时间研发,才找回了这一技艺。 “传统文化需要一代一代年轻人用起来,我们的传承才叫生生不息。”石丽平感慨地说。
国发2号文件提出把贵州打造成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两位嘉宾觉得做产业更带劲了。“我的提倡就是‘苗绣+’:‘苗绣+苗药’‘苗绣+服饰’‘苗绣+N的产业’跨界融合打造一个平台,让实体经济和互联网叠加才能把产业链做得越来越大。只要有需求我们就培训,通过一人一工坊这个培训模式,让他们都有就业,致富过上美好生活。”石丽平说。
“我们也在思考怎么样利用好家乡特色资源,把民族文化结合起来,让大家一起来创业就业。今年我们就在万山做了几期电商培训。”华茜说。
“苗绣+互联网”,让我们看到了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气,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朝气。
大家对此还有什么好对建议?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