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七星关区:擦亮茶名片 做强茶产业

毕节晚报
1621846500
积分商场

七星关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古茶树之乡”。近年来,七星关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着力念好“山”字经,做活“特”文章,着力打造生态有机茶,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富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科学种植 做强产业

站在杨家湾镇开林村的茶山上,放眼望去,成片茶海连绵不断,微风拂过,千亩茶树涛声阵阵。

“我们种植的是有机茶,不含重金属和化学农药残留。”据开林村村支书周遵勇介绍,茶园建于2017年,共计1000亩,种植的是白茶。由于茶园周围空气清新、水质纯净,非常适合高山生态茶叶的生长,因而孕育出的茶叶嫩肥厚、经久耐泡、清香馥郁、回味悠长。

为了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开林村村支“两委”成立了“村社一体”合作社,由七星奢府茶叶公司作为经营主体,采取“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茶园反租倒包”三种模式立体式交叉联结,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同时,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降低种植环节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进一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据统计,就卖茶青一项来说,基地可为群众创收3850万元,平均每户可增收近3万元,加上合作社在公司的分红,每户群众每年实际收入将超过3万元。

茶山变“金山”,收入翻十番。茶叶的种植,盘活了各种生产要素,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为群众打开了致富增收的大门。目前,七星关区茶园面积达15万亩,建有5个区级茶产业示范基地、45个乡级示范基地,主栽品种为安吉白茶、福鼎大白茶和古树茶,建有育苗基地1000亩。全区投产茶园面积 39450 亩,产量 935.2吨、产值17220万元,带动农户6.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9085人。

种植过程中,七星关区积极支持茶企和科研单位进行新品种引进、栽培模式创新、加工技术提升、茶类新产品开发等,严禁高毒高残留违禁农药、除草剂在茶园中使用,提倡人工除草、科学管护。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SC认证进度,确保茶园生产清洁化、产品市场化、品质高端化。目前,全区累计无公害产地认证1436公顷、产品认证166.85吨,SC认证4家,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茶园22340亩。

“村村有产业、户户能持续增收、人人有致富门路。”这是七星关群众奔向小康新生活的响亮口号。如今,茶叶遍地,黄土生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群众致富增收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产销对接 深耕品牌

疫情发生以来,传统销售渠道受阻,七星关区通过加强电商销售和农产品直播,推介特色好茶,带领茶友参观采茶现场,欣赏优美的茶园风光,讲述当地的茶叶文化,有力推动黔茶出山,助力茶企破冰前行。

“一杯好茶的形成,离不开‘天、地、人、和’等有利因素叠加。”为了助力茶叶销售,近日,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走进亮岩镇太极村进行网络直播。

太极村被誉为“贵州古茶树之乡”,村内河水沿山绕行,把村庄一分为二,犹如太极八卦图,太极村因此而得名。太极茶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说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太极茶叶就小有名气,还曾作为清朝时期的贡茶。

步入新时代,太极村大力发展茶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加强古茶树管护,扩大新茶种植面积。目前,太极村保留古茶树近7万株,茶园面积达到2000多亩。去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

为了让广大网友更好地了解太极茶的品质,区融媒体中心精心组织策划,通过制作宣传片《望茶山》、现场带领大家参观古茶树及走进制茶车间等方式,让网友看到茶叶的生长环境和生产过程,充分了解七星关区的生态茶和茶文化。通过一个多小时的直播,吸引了数万人同时观看。

七星关区茶叶闻名遐迩,其中“太极古茶”“奢香贡茶”“七星韵雾”“海寨银针”“走心绿茶”“初都河”“黔滇神怡”等产品质量过硬、味道纯正,“海寨银针”“初都河”“黔滇神怡”等生态白茶更是备受省外茶商青睐。

疫情期间,七星关区加大对企业基础设施、配套服务、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强茶叶市场体系建设,提升产品品牌和价值。同时,支持直销点、体验馆、茶楼、代销点、直播平台、电商等多种平台发展,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挂牌“贵州·七星关区太极古茶直销点”等,通过线上线下持续发力,打通了茶叶购销通道,推动茶企高质量发展。

茶旅融合 提质升级

每年的三四月份都是茶农忙碌一年收成的关键期,也是茶商预订与销售茶叶的旺季。七星关区通过春茶采摘节、茶博会、斗茶大赛等,挖掘和发展茶文化,助推茶旅融合,带动茶产业提质升级。

3月18日,七星关区采茶节暨双手采茶技能大赛在青场镇初都村初都茶场举行。比赛现场,“采茶大师”们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游客们大饱眼福,场面十分热闹。

“不仅可以采茶,还能让孩子了解到中国传统茶文化,这是一次有意义的旅程。”3月28日,七星关区第一届乌箐白茶采茶节在朱昌镇花厂村茶叶基地举行,此次活动设置采茶竞赛、亲子采茶体验、亲子茶画三个环节,既弘扬了茶文化,又助力茶叶的销售,受到游客的一致好评。

逛茶山、赏茶景、观茶艺、品茶未、寻茶韵、带茶品……形式多样的茶叶活动在传承弘扬茶文化的同时,正成为七星关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旅融合的新载体,推进茶产业纵深发展的的催化剂。

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七星关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一批以茶文化、旅游、休闲、体验于一体的茶旅融合产业,如在杨家湾镇和放珠镇借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拱拢坪国家森林公园的区位优势,打造以杨家湾镇开林村茶叶基地为核心的茶旅、美食、休闲、体验四位一体的茶旅融合产业。通过规划旅游线路,增强旅游业对茶叶产业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了茶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

此外,七星关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全国、全省高水平的茶叶博览会、展览会、推介会、茶叶技能赛等,提升七星关区茶叶产品知名度,并通过对茶区群众、茶企负责人、茶园管理人员等进行培训指导,引导和鼓励茶叶从业人员参加“园艺工”“茶艺师”“评茶师”等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促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形成农旅融合、以旅带农、以农促旅的乡村旅游与茶产业共生共荣、比翼齐飞的良好态势。

编辑

钟若文

责编

苏畅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