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荷花,象征着纯洁和吉祥;这是蝴蝶,代表着我们苗族神话里的蝴蝶妈妈;这是向日葵,寄托着希望……”陈兰一边介绍着自己的绣品,一边游刃于丝线之中。
连日来,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迎来了13年一回的“鼓藏节”,盛大的节日吸引了四海宾朋。游客们不仅沉浸在节日欢乐的氛围中,同时被苗族刺绣的精美所触动。
陈兰是苗族刺绣的非遗传承人,借助节日契机将苗族刺绣带到“姑妈市集”展示出售,短短三天时间就收获了满满订单。“看到大家喜欢我们的苗绣作品,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发展非遗产业现在不仅有好的政策支持,还有越来越多的平台铺路,这钱挣得高兴!”
去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激励广大妇女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作用。一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州省妇联坚持以“锦绣计划”为抓手,不断推动苗绣产业发展,通过多项措施和创新实践,丰富苗绣产品的文化内涵和市场竞争力,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成功让妇女特色手工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据介绍,如今“锦绣计划”已实现全省9个市州全覆盖,创建了一批“锦绣计划”巧手经济示范县(区),建成“锦绣计划”巧手致富基地千余个。一个个绣娘、画娘、染娘过上了管着家、背着娃、绣着花、美了自己、富了家的“锦绣”新生活。
搭建平台,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10月,一场精彩绝伦的全球技能大赛在贵州荔波县展开,来自荔波县八个乡镇(街道)的65名绣娘身着盛装,同台竞技,用一针一线演绎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视觉与文化盛宴,丝丝细线在她们的手中或成栩栩如生的蝴蝶,或成活灵活现的莲花,一针一线无不展现着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风采。
来自玉屏街道水利村的潘淑女,自幼年起就耳濡目染学习刺绣技艺。如今技艺精湛的她,利用刺绣线条排列方向不同的丝缕和丝理,创新设计了很多精美绣品。她拿起绣品《龙行天下》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这幅作品是利用马尾绣针法完成的。今年是龙年,我就以龙为主题,搭配荷花,寓意吉祥。”
为畅通锦绣产业发展渠道,贵州省妇联通过举办“锦绣计划”·贵州省妇女特色手工创新创业大赛,邀请“锦绣计划”八省区联盟省份手工企业参赛,大力挖掘一批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妇女手工精品,从而推动妇女手工产品生产实现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
提升技能,完善产业发展体系
“走针要均匀,下针手要稳……”日前,在黔东南州雷山县郎德镇上郎德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刺绣技能技艺提升培训举行。全村几十名“绣娘”踊跃报名参加。“听说有技能提升培训,我赶紧拉着姐妹们一起报了名。有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我们不仅能提升技能,还可以开阔眼界,让绣品融入更多新鲜元素。”绣娘江海三说。
为持续推动“锦绣计划”培优队伍,贵州省妇联整合部门力量,创新抓好分级分类培训,培育了一批会技艺、会传承、会创新、会设计、会整合、会宣传、会销售、会增收的“八会”复合型女性手工人才。贵州涌现出一批兼具手工技艺、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创业带头人,妇女手工人才智库不断充实,如今,“绣娘”“染娘”“织女”成为多彩贵州的闪亮名片。
据了解,2024年以来,贵州省妇联扶持“锦绣计划”企业32个,培训绣娘、染娘、画娘等2500人,评出“贵州最美绣娘”1000名,以实施“锦绣计划”巧手经济示范县、“智慧锦绣”三类基地建设、“锦绣计划”巧手致富基地、“锦绣计划”培训等项目为抓手,不断助推“锦绣计划”提质升级,促进妇女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