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逛吃贵州丨即使是地处西南以稻米为主食的贵阳,也热爱这一碗穿越古今四千年的面条

动静原创撰文:周之江
1661562000

没有美食和美景相伴,旅途和人生都难称完满,有机会的话,最好不要错过。在“逛吃贵州”的青绿山水、寻常巷陌,有一个看得见、遇得到、闻得着、吃得上的贵州等你来。

看到眼馋处,便是出发时。

贵阳地处西南,稻米为主食,故爱吃粉,然对面条的热爱也不遑多让,好些外地朋友来筑,往往惊讶于此地的面条种类之丰富——肠旺面、鸭块面、鸡丝豆花面、康家脆哨面、辣鸡面、湖南面、杠子面、开水面、燃面、豆花面……

碰巧在微信里读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国家面条地理》,上来就说有一桩十几年前的考古发现,在青海喇家遗址找到了一碗“卷曲缠绕的面条状食物遗存”,从而“一举将中国人吃面的历史往前推移到了四千年前”。

作者继续说,“此前,中国关于面条的历史记忆,最早只能追溯到东汉。而在世界上,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自豪地认为自己是面条的发明人,以面为主食至少有两千年历史”。

孰先孰后,也重要也不重要,需要科普一下的是,制作面条的原料需要一定的面筋蛋白,否则不易达到拉伸的效果。而中国原产的主要食物,在这方面似乎都缺乏优势,故而一般认为,现代人做面的主要原料小麦,大约也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只是,就文献记载而言,中国人较为普遍的食用面条,是在东汉时期。刘熙《释名》说,饼有“蒸饼、汤饼、蝎饼、髓饼、金饼、索饼”等,其中提到的“随形而命之”的索饼,大约就是面条。

魏晋以来,记载就更多了。比如束皙《饼赋》就说,“朝事之笾,煮麦为面”。明明确确将小麦和面条联系了起来,而在喇家遗址考古发现的面条状物,其成分经分析研究,乃是小米和黄米(俗称糜子)的混合物,这让科学家犯疑,因小米、黄米都缺乏面筋蛋白,如果不掺入其他东西,极难做成面条。

我倒觉得不是问题,最近碰巧看到一个叫做《早餐中国》的纪录片,其中一集便讲到宁夏中卫的蒿子面,其名得自于宁夏特有的一种植物野蒿草的果实蒿籽,其色灰,掺到面粉里和面做成面条,不仅有一种野草的香味,更能增加筋道和爽滑。老板甚至说,加入的比例要合适,三斤面粉只能加一两蒿籽,多了就擀不开也嚼不动咯。

我相信老祖宗的智慧,君不见,中国广大的南方地区,不也轻轻松松将同样缺乏面筋蛋白的大米做成了条状的米粉,历史也悠久无比。

讲回面条跟早餐,前后两季,差不多已经播出四五十集的《早餐中国》,谈及的早餐中,涉及到面条的颇为不少,其中就有咱们贵阳的肠旺面,带给我莫名的自豪感。很奇怪,每到冬季,寒湿侵骨,我每每最想吃到嘴的,就是一碗热面。

面条毫无疑问是中国人最常见和热爱的食物之一,不需外出觅食,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绝招,味道不输名店。小时住在外婆家,老人家有个煮法,叫我至今喜欢,按照外婆的说法,叫做“烂糊面”。做起来一点不复杂,最好用不那么劲道的水面条,多煮一会,煮到不那么劲道的程度,多少带点糊再捞起来,盛入碗中,略加面汤,再浇入酱油、肉末、葱花、油辣椒,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一勺子猪油,快速拌匀,稀里糊涂地吃下去,暖心又暖胃。

四千年前遗存下来的那碗面,尽管不知具体做法,但毫无疑问也应该是一碗家常无比的面条,至少在我这样的俗人看来,撇开考古学的问题不谈,背后所隐藏的,只是古往今来无论东方西方对面条这个食物的热爱。

在这个意义上,贵阳人爱吃面,一点也不奇怪。

编辑

龙菊珍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