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以来,我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干旱演变呈现初现、缓解、重现发展的演变特点。预计近期,我省降水仍以晴热少雨天气为主,干旱有范围扩大、程度加重的发展趋势,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据贵州省气候中心统计,6月28日~7月17日,我省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全省平均气温为26.0℃、较常年偏高1.8℃,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平均降水量50.8毫米、较常年偏少64.7%,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5低值。
7月17日至20日,我省出现了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此次降雨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和旱情,有利于受灾区域作物恢复生长。
然而,7月21日以来,我省又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全省平均气温为26.1℃、较常年偏高1.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值,平均降水量57.9毫米、较常年偏少57.4%,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4低值,省的东部及南部边缘地区35℃高温日数在10天以上、其中铜仁市大部、黔东南州北部超过20天。
截至8月17日,遵义、铜仁、黔东南中部以北以东、毕节东部、贵阳北部和黔南北部出现轻至中级干旱,个别乡镇重旱。
此次旱情严峻,高温少雨天气持续时间长,究竟是何原因引起?
贵州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李忠燕解释道,从大气环流的监测来看,今年5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大、偏强、偏西。副热带高压阶段性异常是造成持续高温天气最直接的原因,在副高的控制下,我省中东部、赤水河谷等地维持晴热少雨天气,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同时,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也会大幅度增加极端高温热浪事件发生的概率。
近期,我省干旱有范围扩大、程度加重的发展趋势,气象专家提醒,需加强山塘水库蓄水保水科学调度,以防干旱影响将进一步加重。目前也正是水稻产量形成关键期,建议加强稻田保水和水分管理。同时,晴热少雨天气利于玉米、大豆等收获和晾晒,争取颗粒归仓。
高温天气下,公众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若外出,应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带上充足的水以及防暑药品,同时最好选择易吸汗、宽松、透气的衣服,适当增加午休。
贵州省气象局 通讯员:陈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