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一带一路看贵州】“拯救”新加坡地铁的贵州籍专家:修建贵阳地铁的技术值得全球同行借鉴

动静
1550751420
积分商场

繁华的新加坡CBD,高耸的现代化办公楼里,一句熟悉的贵州乡音"你好"吸引了动静记者的注意,而说出这句话的正是故事的主人公——袁金荣。

工地上

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的袁金荣,攻读研究生、博士,袁金荣的"学霸"之路可谓是让人羡慕。2004 年,已经参加工作并取得"中国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他,意外被"借"到了新加坡——当时,新家坡在建环线地铁隧道垮塌,造成人员死亡,业主单位向上海公司提出"借专家",他就这样远渡重洋来到了新加坡。

本人

四个新加坡地铁的车站设计、新加坡最深的隧道设计,还成为英国土木工程学会会员、英国特许工程师、新加坡隧道与土木工程协会会员......十余年来,在新加坡奋斗的袁金荣,已经"攀"过了一座又一座业务高峰。目前,袁金荣手中正在实施的多个重大项目,比如吹泥填海造地、地铁隧道,以及事关新加坡未来战略的地下储油工程等。

和工友

迄今为止,新加坡埋深最大的隧道,是一个关乎130 多万个家庭的电缆隧道,最大埋深达到60 米,相当于 20 层楼。而这个隧道的设计者,正是袁金荣。

现场

受访

尽管取得了现在的成就,但袁金荣称:"最艰难复杂的隧道修建技术还是在国内,如果有机会,我都想回去跟着国内的工程'回炉重造'。多变的地质条件、多样的项目类型、巨大的项目量......这些都是很多国家工程师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接触到的宝贵经验。现在的国内工程师们在面对这些难题时,早已是驾轻就熟。"

"最近,我最关注的就是贵阳地铁一号线的全线贯通,从业内的角度来说,这条地铁的修建要穿过多个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地下积水层,其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相信,贵阳地铁的修建经验也值得全球的同行们去借鉴学习。"

"'中国制造'和中国人才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是加强了国人、国货走出国门的自信。"说到这里时,袁金荣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                  (动静记者 张澍 郭磊)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