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野性贵州 有问必答】天赋异禀?这种生物没有眼睛也能看路捕食!

动静原创撰文:冉景丞
1555059660
积分商场

这里负责解释贵州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野生石头、野生空气——解释贵州野生的一切!1053种脊椎动物、8400多种野生维管束植物,每一样都是传奇。

我们常见的动物,不论是凶猛的野兽还是细小的昆虫,一般都有眼睛。眼睛是动物观察事物、发现食物和逃避天敌的重要器官。有的动物视力好、有的动物视力差,还有的动物会眼盲,但如果完全没有眼睛,那就奇怪了。荔波盲高原鳅就是一种眼睛完全退化的生物。

荔波盲高原鳅  摄影:冉景丞

1984年茂兰保护区开展综合科学考察,科学家们在考察地下河时,意外发现了一种细小的透明鱼。它的口位于头的下方,有长长的口须排列在口侧,但在它的头上却找不到眼睛。

鱼类专家王大中老师在该物种发现之初当即判断这是新种,因为1978年在云南个旧,也有人发现过类似生物,被鉴定为"个旧盲条鳅"。但在茂兰抓到的这些个体与个旧盲条鳅有不少的差别,分化更加明显。

为了多抓几条标本,考察人员继续在洞穴中寻找,又发现了几条在水下慢慢游动的透明鱼。它们对手电简光线完全没有反应,却对细小的声音很敏感,还有就是对投下的诱饵能准确判断位置。这里提个问题,生活在黑暗洞穴里的盲高原鳅,到底靠什么来判断方位,行动自如的呢?答案最后揭晓。

关于荔波盲高原鳅,还有这些冷知识:

人类肉眼能"看穿"它
盲高原鳅成体鱼身长只有5厘米左右,而头长就占了四分之一。全身近透明状,能很清楚地看到心脏跳动,油菜籽大小的七粒卵和肠道内半消化的食物像是悬浮在身体里。

盲高原鳅的"祖祖祖……宗"来自N多万年前
专家们解读盲高原鳅生存的起源,应该是在距今200-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一些物种受寒冷气候影响,逃到洞中避寒。经过近100万年的洞穴生活,它们已经学会适应环境获得生存。

荔波盲高原鳅原来不叫这个名字
荔波盲高原鳅原来的名字简短些,叫做“荔波盲条鳅”,后来,分类学上把它和它的亲属们都归到了高原鳅属,不再叫条鳅属,当然这"荔波盲条鳅"也改名换姓,叫"荔波盲高原鳅"了。

最后要揭晓的是:研究发现,荔波盲高原鳅眼睛虽然退化消失了,但感觉器官变得更加灵敏了。它的头顶骨非常薄能通过头顶骨"听"到并判断外界细小的声音,加上长长的口须能"嗅"到各种气味,使它在黑暗的洞穴中依然行动自如,生活得悠然自得。

编辑

彭瑾

责编

孔薇

编审

陈薇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