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融入刺梨产业从种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这颗曾经深藏于贵州山野的“维C之王”,正实现一场令人瞩目的华丽蜕变。在贵州山王果健康实业有限公司的推动下,刺梨产业依托新质生产力,实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在山王果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将刺梨鲜果送上传送带,两条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每小时15至25吨的鲜果,经过清洗、脱水、压榨、杀菌及包装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最终转化为富含维生素C的高品质原浆。
“目前两条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作业,工人实行两班制,全力保障生产进度。”公司行政经理郭品佳表示,为最大限度保留刺梨的营养活性,所有农户送来的鲜果都需在8小时内加工完成,整个采收季可在50天内高效结束。
不远处的种植基地里,管理员夏平松和二十多位农户正穿梭于漫山遍野的刺梨丛中,娴熟地采摘果实。“每人日均采摘300至500斤,日收入约140元,”夏平松笑着说,“大家干劲十足。”这片15000亩的有机种植基地,预计在20天左右即可完成全部采摘。
公司董事长黄训才介绍,从精深加工到智能仓储,从工艺升级到数字化营销,数字基因已渗透至全产业链。通过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与生产流程的深度融合,企业正致力于构建“从种植到消费”的全链条数字化体系。目前,产业园实现了100%设备联网与关键工序自动化,初步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刺梨产业智能化解决方案。
刺梨虽营养丰富,却一度因保鲜难题难以走出大山。山王果通过技术创新打破瓶颈:高频磁力线切割灭菌技术实现低温锁鲜,小分子团工艺提升营养成分吸收率,智能低温充氮存储技术则在无防腐剂条件下有效抗腐抗氧化——这些突破使原浆保质期显著延长,为刺梨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打通关键环节。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机制,山王果已带动当地超2万户农户共同发展,不仅保障了原料的品质与稳定供应,也为农民提供了可靠的增收渠道。从山间野果蜕变成助力乡村振兴的“黄金产业”,刺梨的升级之路,生动诠释了数字技术为传统农业赋予的新动能。在这场科技与土地的对话中,乡村振兴的崭新乐章,正缓缓奏响。
贵定媒体:刘夏 张芸 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