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流淌在民俗之河里的春节记忆——评《印象春节》

动静原创撰文:刘亦芳
1706345100
动静原创

翻开《印象春节》这本书,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穿梭于不同时空的春节氛围之中。阅读文学名家之作,我感触颇深。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春节在强烈的个人体验面前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正如本书序言中所提到的“进一步在‘熟视无睹’中重新发现”,这本书揭开了我尘封已久的春节记忆,再一次回到了充满期待和希望的童年——是包着硬币的饺子、是腊八粥粘稠的口感、是神秘的灶王述职、是一屉屉馒头、是新衣、炮竹和游戏……

随着年岁的增长,春节确实慢慢变成了一系列杂事的累积,变成字面意义的小长假。每一年的每一天人们的总是在忙碌于各种事情,唯恐自己停歇。在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里,人们似乎也很难感受到纯粹的快乐,这也是春节逐渐丧失年味的原因之一。打开这本名家写春节,唤起的不仅仅是遥远又热烈的春节记忆,还有我们对生活最初的热爱。《印象春节》本身就是年味的一部分,在字里行间浮现出春节的不同面貌,回荡着关于春节的情绪情感。作家本来就是敏感的群体,走在时代情感的最前沿,因此在名家的带领下重新走近我们的春节将会是不容错过的一次体验。

本书所选的篇目有小说也有散文随笔,有童年视角也有成年视角,有南方标志也有北方特色。之所以成为“印象春节”而不是别的,是因为书中所录文字极具画面感而且无一例外都打上了鲜明的个人印记。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和温馨、趣味、诗化的节日场面都是不得不读本书的理由。贴对联有代代传承的手写对联、有鸟字形对联;扫屋子有各种不同的民间说法;北方的年夜饭和南方的团年饭都有数不清的美食;不同时代辞岁、守夜的记忆;拜年请客的脉脉温情;类似干鱼挖藕的劳动生活;春节的尾巴——元宵灯会……本书所涵盖的民俗活动浩如烟海,简短篇幅内无法一一列举。我想只有捧书的那一刻,当书的意义具象化为手中的重量,才会有更深的感触。序言中提到本书大多为各位文学名家、大家的新作,再加上又是与春节有关的作品,可以更加贴近感受到文学名家眼中的世界。无论是大雪封路还是日常生活碎片都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跨越了时空、冲破了隔膜走到了读者面前。

除此之外,本书不仅仅叙述了那些动人的春节往事和丰厚的民俗文化,还涉及了复杂细腻的人情人性。高尔基认为“文学是人学”,文学无法脱离“人”来书写。本书也不全然是一种氛围,以春节为引书写了不少复杂真实的情感,包含了不同人的不同体验,有喜悦遗憾也有冷静疏离。在这里,春节成为了隐秘思想的载体和无数情感的聚集。父女、父子、母女、母子……人世间最无法割舍又充满喟叹的莫过于亲情。成长和老去在时间的长河里一同向前漂流,无法停歇。正因为如此,有时候我们身处在其间反而不能看得清楚,脱离之后才有思考的空间。阅读本书恰好让我感受到了这样一种思考的余地。春节背后一直就包含着对亲情的复杂体味,尤其是代际之间既渴望亲密理解又不免冲突碰撞的现实,确实会激发很多读者的共鸣。

最后,还想提及的是面对新时代的变化,本书不只是提供一次重温节日情感、感受民俗文化的机会,而且也起到推动读者思考春节如何适应现代化发展的作用。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更加多元化,寄托在春节之上的情感也更加丰富。面对年轻一代人越来越淡漠的春节情结和春节庆祝逐渐变得没滋没味的现状,一种多元多样的春节成为很多人的期盼。本书所描绘的春节,洗去了春节身上经年不散的灰尘,让真正的春节意味展现出来,也让我们正视多元化的需求。春节是连接中华儿女的情感纽带,是忙碌一年的加油站,也是抚慰心灵的一次机会。各种春节仪式和忌讳不应该成为框架束缚,而应该成为自觉自愿的遵循,不是因为迷信而是为了寻找生活的可能性。

距农历春节还有不到一月的时间,恰好此时拜读了《印象春节》这本书,无数记忆在脑中打马而过。一年到头我们或许有遗憾、或许有收获、或许只是忙碌,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里,所有人都得放缓脚步、感受人间烟火。最重要的是,在慢节奏的春节假期里,是否可以找回那个对生活抱有无限热情的自己?《印象春节》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让读者可以顺着春节的记忆回到儿时的自己身边。就算凡事都有例外,本书也具有包容例外的空间。游离于春节之外的读者也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独特的春节体验,也可以获得不一样的共鸣。总之,这是一本四季皆可读、充满新春氛围、流淌着民俗文化的新书,其间不乏大家炉火纯青的描写、也不乏名家新作、更有多种意蕴等待着读者探索。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编辑

杨云婷

责编

李佳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