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中国天眼”成果频出的背后

新华社
1691395560

贵州平塘,连绵群山似凝固的波涛。“海浪”中央,“中国天眼”遥望宇宙,永不停息。

2016年9月,“中国天眼”落成启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称其“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高水平管理和运行好这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

发现800余颗新脉冲星、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今年以来,“中国天眼”成果频出,不断拓展人类观测宇宙的视野极限。

2022年7月24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夜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光绘)。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见证创新发展新高度

“中国天眼”有多大?

口径500米,仅圈梁、索网和支撑馈源舱的6座高塔就用掉1万多吨钢材;

反射面板总面积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用掉2000多吨铝合金;

如果将“中国天眼”装满水,全世界每人可以分到2升……

给这只“观天巨眼”做维护保养,难度可想而知。

自运行以来,“中国天眼”日常运维多靠人工,但因高危作业风险、极端气候等因素影响,人工运维效率低,稍有不慎,还可能造成破坏。运维工作与科学观测之间矛盾突出。

为提升运维质效,“中国天眼”于2019年底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FAST运行维护作业机器人系统”项目。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家单位共同努力下,该项目于今年7月26日通过现场验收。

项目负责人、FAST副总工艺师孙才红介绍,通过这一项目解决了“中国天眼”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高危作业风险隐患、人工维护效率较低、气候条件制约观测等问题。

“智能维护机器人系统将有效确保FAST的运行安全,提高望远镜的观测时间和使用效率,促进天文成果的产出。”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介绍。据测算,这些成果每年能为“中国天眼”增加约30天的可观测时间。

运用智能机器人参与运维工作,是“中国天眼”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推动重大科学基础设施高水平管理和运行的典型案例。

作为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的运维工作需要中国科学家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不断“挑战认知和技术极限”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自2011年开工建设以来,“中国天眼”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仅在建设阶段,就获得了钢结构、自动化产业、机械工业、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电磁兼容研发等10余个领域的国家大奖。

近年来,以“中国天眼”为代表的一个个重大科技项目,不断见证我国科技发展的新高度。成绩背后,是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突破。而突破力量的源泉,就厚植于自立自强的创新土壤之中。

2022年7月21日,霞光中的“中国天眼”(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拓展人类观天极限

发现新脉冲星数量达800余颗,是国际上同一时期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

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有望打开黑洞射电观测和理论研究的新思路;

发现迄今轨道周期最短脉冲星双星系统,从观测上证实了蜘蛛类脉冲星的演化理论;

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为理解超大质量黑洞、星系并合历史和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等重要问题提供帮助……

今年以来,“中国天眼”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多中国贡献。

“FAST需要以公里级的设施体量,实现毫米级的测量精度,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控部测量组组长于东俊表示,此次通过验收的馈源舱全天候智能测量系统已经实现5毫米的测量精度,未来有望继续提升至2毫米。

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在1毫秒的时间内能释放出太阳大约一整年才能辐射出的能量。快速射电暴自2007年首次被确定存在以来,迅速成为天文学最新研究热点之一。

得益于“中国天眼”的超高灵敏度,我国科学家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首例持续活跃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20190520B,对更好理解这一宇宙神秘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所在的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在他看来,这一发现得益于“中国天眼”的建成和高效运行。

“FAST的灵敏度让中国天文学家站在了人类视野的最前沿。”李柯伽说,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的科研团队均已开展了约20年的纳赫兹引力波搜寻,凭借“中国天眼”的优良性能,CPTA研究团队以数据精度、脉冲星数量和数据处理算法上的优势,弥补了观测时长的差距,使我国纳赫兹引力波探测和研究同步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随着运维智能化水平的提升,FAST的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高,这将帮助我们更快地积累更多观测数据,我们有信心取得更多重要发现。”李柯伽说。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馈源舱(维护保养期间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20多年前,一群中国科学家怀抱着对民族的赤诚和探索宇宙的初心,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在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让“中国天眼”最终得以屹立在贵州的群山之中。

2011年3月,“中国天眼”正式开工建设。为加快工期,台址开挖和装置本身部件的设计、试验同步进行。

“FAST反射面板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厚度只有1毫米,对索网的抗疲劳性能要求极高。”姜鹏告诉记者,反射面板如同人眼的“视网膜”,索网则是支撑“视网膜”的“神经系统”,其结构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工作方式最特殊的,现有钢索都难堪重任。

整整两年,姜鹏带着一帮青年人,进行了大规模的索疲劳试验。近百次失败,从千头万绪中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关键,终于攻克超高强度、抗反复拉伸的钢索,首创主动变形反射面,使望远镜覆盖40度天顶角,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

如果问“中国天眼”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除去科学上的价值,或许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敢创新,能创新。

“没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做,谁也没有把握自己的方法一定行。”姜鹏说,“反复试验、多次失败、越挫越勇”的艰难攻关贯穿了“中国天眼”建设、调试的每一个环节。

2022年8月25日,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在馈源舱前(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宣告落成启用,向全球工程界贡献了大科学工程的中国经验和创新实践。

在调试阶段,“中国天眼”又碰到难题。“‘积木’搭好了,但望远镜不能按照总控的指令高效运行。”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控部主任孙京海说,“简单的修复解决不了问题,控制系统必须推倒重建。”

为了尽快开发出新的控制系统,孙京海无数次挑灯夜战至东方既白,几乎重写了全部核心算法代码。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让工程调试进度耽误在自己这里。最终,在正式测试时,一套为“中国天眼”量身定制的控制系统,所有指标一次通过。

创新无捷径,唯有勇攀登。

“敢为人先的魄力、追求极致的毅力、持之以恒的定力,是FAST的成功秘诀。”姜鹏说,多年来,“中国天眼”团队为我国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不竭动力。

在极目宇宙的道路上,“中国天眼”步履不停。天眼问天,没有终点……

7月26日,工作人员在调试馈源接收机拆装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工作人员在“中国天眼”馈源舱前(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2021年3月29日拍摄的“中国天眼”测量基墩(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6月22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无人机全景拼接照片)。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7月26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维护保养期间拍摄)。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编辑

周黔

责编

飞宇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