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既要百姓富 又要生态美!今天《人民日报》整版聚焦贵州努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人民日报
1688697480
积分商场
今天(7月7日),《人民日报》整版报道,贵州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贵州努力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既要百姓富 又要生态美

梵净山上,层峦叠嶂,云海翻涌,四方游客争相打卡;赤水河畔,水清岸秀,瓜果飘香,沿河群众以“绿”生财;苗岭深处,山林如海,点绿成金,林下经济创新拓展……

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即将举办,今年论坛的主题是“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外国政要、驻华使节、国际组织代表、跨国企业负责人等将齐聚一堂,探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共建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贵州考察,希望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2022年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明确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定位。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保护好风景,吃上“旅游饭”

阡陌纵横,塘溪环绕。在错落有致的布依村居间,品味特色美食,领略生态之美……从“沉睡资源”到“美丽经济”,绿水青山让王岗村尝到了甜头。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的王岗村,原本是个普通的小山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产业支撑,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人均年收入一度只有2500元。

近年来,王岗村立足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保存良好的布依族传统民居,打造特色民族村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拓宽了村民致富门路。“过去只知道村边有好风景,想不到能吃上‘旅游饭’。每天接待几十名游客,日子越来越好。”外出打工的村民花永良抓住机遇,返乡经营起农家乐。

王岗村缘何蝶变?关键在绿水青山。“前段时间,《乌当区以绿色经济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明确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乌当分局党组书记、局长郑文祥说。

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既要用好,更需守好。

贵州南部有一处茂密的原始森林——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的小七孔风景区。这是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有“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美誉。

“今年‘五一’假期,全县接待旅游人数69.42万人次,旅游收入4.68亿元。小七孔吸引力最大。”荔波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石应喜说,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强化小七孔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荔波县小七孔镇镇长陈守国介绍,全镇以增绿为目标,以管绿为重点,以护绿为主线,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建设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财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贵州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到首要位置,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

形成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石山变青山,荒山变茶园

磅礴的乌蒙高原上,一排排光伏板铺开,如蓝色波浪绵延,光伏板下,一群群山羊尽情享用天然牧草。这里是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上发电、板下生财”已成现实。放眼贵州,“风光发电+特色高效农业”的新兴产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相较过去土地撂荒,或者零星种植,把闲置的土地流转后,群众不仅能得到流转款,还能参与产业发展、到基地务工,一举多得。”南方电网贵州毕节供电局规划发展部总经理杨文勇说,无论是在太阳能板下种植经济作物,还是发展养殖业,均能有效盘活土地资源,增加群众收入,实现节能减排。

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破碎,生态脆弱,农业生产长期粗放且低效。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成为破题之举。

石山变青山,荒山变茶园。在铜仁市石阡县坪地场乡大寨村,望着即将采摘的上千亩连片茶园,村民张忠美喜出望外。“过去是乱石山、巴掌地,种一坡、收一箩,一年不够半年粮。村里下功夫整治,推广茶叶种植,乱石山变成了‘金石山’。”

不仅是大寨村,石阡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茶叶生长环境,将石漠化治理同茶叶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全省石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均同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挂钩,与乡村振兴结合,让山变绿、水变清、粮增产、人变富,为高质量推进多彩贵州现代化构筑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贵州省水利厅厅长周登涛表示。

“从零起步发展茶产业,不少农户遇到资金难题。我们主动对接银行,申请贷款投放,助推茶叶种植和提级改造。”石阡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田聪说,截至目前,通过绿色产业基金贷款、政银担保贷款等方式,贵阳银行累计发放上亿元贷款支持石阡茶产业,覆盖全县12个乡镇157个村。

在毕节市纳雍县百兴镇农业基地,绿油油的藤椒籽压弯枝头,散发股股清香。“再过一个月采摘期就到了,除了直接卖藤椒籽,我们还建藤椒烘干厂、加工厂,能生产藤椒油等十几种产品,拉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百兴镇镇长张荷说。

立足资源禀赋,贵州探索发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9%,努力走出一条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之路。

创新发展林下经济

盘活绿林地,建设“金色宝地”

从贵阳市观山湖区的森林康养业到遵义市余庆县的林下种植业,再到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林下养殖业,凭借创新探索,贵州绿色林地正在变身“金色宝地”。

一头连着百姓富,一头连着生态美,发展林下经济,贵州优势明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森林覆盖率从47%上升到62.81%,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速全国第一,国家储备林融资放款金额和实施面积居全国第一。如何盘活森林资源?2021年7月,贵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林下经济发展按下加速键。

遵义市余庆县地瓜坪国有林场,当地村民正在采摘茯苓,忙得热火朝天。

“去年5月,林场正式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考虑到宝贵的林下资源,我们尝试在林下种植茯苓。前期每株成本60元,目前平均每株产量超70斤,产值至少280元。”望着成片的茯苓,种植基地负责人童勇喜上眉梢。他说,通过合理搭配短、中、长期种养项目,将促进国储林项目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效益最大化。

2020年以来,遵义市累计获批国储林建设331万亩,居全省第一。“围绕创新国土绿化融资机制,采取‘抵押贷款+PPP项目’两种融资模式,成功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等金融机构支持,有力推动‘国储林+林下经济’发展。”遵义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六枝特区落别布依族彝族乡抵耳村,每逢鲜花盛开,蜂飞蝶舞,返乡创业的张顺勇便迎来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这里森林覆盖率高,有蜜源植物160多种,林下还种有多种中药材,能提供更好的蜜源。”张顺勇说。

2019年,张顺勇先后获得多家银行贷款支持,成立公司带动群众增收。第二年综合产值突破100万元,成为发展林下经济致富带头人。

“我们聚焦林下种植、养殖,主动对接村里,满足群众的资金需求。”农行六枝支行负责人代余虎表示,今年累计投放惠农贷款2536笔、2.13亿元。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贵州围绕资源管理、盘活林地、强化保障等方面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持续植绿、增绿、护绿,因地制宜发展森林康养、林下经济、休闲旅游等新业态,让森林资源更好造福人民群众。

图为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月亮河彝族布依族苗族乡的老虎大坪农业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每年可向南方电网输入约9000万千瓦时清洁能源。   王 飞摄(人民视觉)

“经过三十年植绿,现在空气也能卖钱”

6月,乌蒙深处的海雀村,万亩林海绵延上百个山头。大雾中,青山间,一座座黔北民居若隐若现,村民笑迎外来的客人。

上世纪80年代,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全村森林覆盖率不足5%,粮食广种薄收,年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当地有句顺口溜:“海拔两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家里无吃穿。”

为改善生态环境,30多年前,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带着海雀村民在万亩荒山秃岭上植树造林,探索提出了“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粮”的生态发展模式。

在文朝荣的带动下,村民们拿起锄头,背上背篓,上山种树。全村人早上出门天不亮,晚上回来月亮上,从1987年到1989年,经过3个冬天的苦战,在上百个山坡种上1.2万亩华山松、马尾松。如今,一棵棵松树成长为万亩林海,海雀村森林覆盖率超过77%。

30多年来,海雀村持续开展森林抚育等工程,厚植绿色屏障。“我们建起护林队,一代接着一代护,并且制定‘不乱砍滥伐’‘不准毁坏生态’‘不准破坏环境’村规民约,时刻警示大家,牢记过往风沙漫天,不忘今天绿林富美。”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说。

文均福介绍,全村森林大多数是成材林木,据专家估算价值上亿元。其中,主要树种华山松已进入盛果期,每隔一年可以采收松果。

“遏制了水土流失,就能涵养水源。”文均福说,海雀村建成了库容30万立方米的海雀水库和2万余立方米的海雀山塘,有效解决了人畜安全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

生态环境改善,海雀村依托优势发展产业,引进公司种植天麻、魔芋、食用菌等,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2022年4月29日,贵州省第二张林业碳票落地海雀村。林业碳票涉及面积7346.5亩,监测期减排量超过3万吨。同年12月,海雀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与贵州大方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全省第一笔碳票交易,成交单价为每吨55元,总价为14.41万元。

“这笔钱存入海雀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由合作社按照与农户签订的入股协议召开村民大会,决定资金的使用分配。”文均福说。“经过30年植绿,现在空气也能卖钱。”56岁的村民张恩志感叹,“当年老支书跟我们说的,现在全都实现了。”

“以‘碳汇交易’为突破口,我们明晰要件‘制票’、完善流程‘发票’、拓宽渠道‘用票’、协作联动‘管票’,创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碳票机制,用一张林业碳票将一片树林固碳释氧量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凭证’,就能从‘绿色银行’里取款,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毕节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加快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推动完善生态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林业碳汇等机制……贵州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

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

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储青、摊青、杀青、揉捻、烘焙、风选……轻轻按下启动键,各台设备开始有序运转。这是贵州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的制茶“神器”——全电气自动化生产线。这是一条智能化、清洁化、可视化的茶叶生产流水线。

“茶叶品质好不好,温度控制也极为关键。电能够实现精确控温,避免燃料对茶品质、口感和茶色的影响。”公司经理刘明金介绍,电制茶将传统的生物颗粒燃料制茶、人工烘烤炒茶等加工方式转为电能机械代替,为茶企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车间卫生环境,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高了茶叶品质,还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

2006年起,贵州野鹿盖茶业有限公司开始用电制茶,按双有机生态茶标准种植加工,建设2座有机茶叶加工厂,年产量达1500吨。“提前检查企业电力设备,可以避免电力故障影响茶叶加工。”南方电网贵州遵义凤冈供电局党员服务队一名队员说。

凤冈县以茶产业为富民产业,先后荣获“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中国十大最美茶乡”“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等称号。全县现有茶园50万亩,2022年茶叶产量5.7万吨,产值58亿元。现有287家茶叶加工企业,半数以上茶企用电制茶。

为保障茶叶生产期内的电力供应,凤冈供电局组织党员服务队对全县220多家茶企开展用电服务,对厂区供电电源、应急电源、配电箱、设备运行、“电制茶”设备等安全用电进行特巡特维,查隐患、找原因,同时详细了解茶企的生产情况、用电需求,宣传安全用电。

2021年以来,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效果。截至目前,累计新增电能替代项目55760个,完成替代电量121.13亿千瓦时,相当于替代标准煤391.2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7.83万吨。

贵州将持续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含绿量”,让“绿色化”贯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方面面。

凤冈县 图片来源:凤冈县人民政府网

制度建设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今年3月1日,《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明确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的法律概念,突出产区保护、源头管控和系统治理,构建全过程法治保障。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和重要的生态屏障,享有“英雄河、美酒河、生态河、美景河”的美誉。为了确保一江清水入长江,近年来,贵州省将赤水河作为全省首个生态文明改革实践示范点,启动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等12项措施,出台实施《贵州省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问责办法》《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让赤水河流域环境质量逐步向好,干流水质长期稳定保持在Ⅱ类。

赤水河保护是贵州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的生动缩影。2017年以来,贵州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开展生态文明评价考核;出台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以及40余部配套制度,实施生态司法修复制度……

贵州开展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13个方面30项改革成果被列入国家推广清单,涵盖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环境治理体系、生态补偿、生态扶贫、生态司法等13个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经验。

2022年初,《贵州省“十四五”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规划》出台,逐步形成了“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的双向互动。不久,《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印发,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战略定位,要求贵州构建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从‘试验区’向‘先行区’提升,意味着我们要以更高目标、更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贵州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生态文明“四梁八柱”制度框架已全面建立,未来将抓住用好重大政策机遇,探索创新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模式,推动建设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在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上求突破。

赤水河

系统治理助力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

盛夏的黄果树瀑布,青山叠翠,流水喧腾。激起的水花好似闪光的珍珠互相撞击。来自河南的游客张立强忍不住感叹:“太美、太震撼了!天蓝地绿、有山有水,完全是一幅绿色生态动图。”

这幅生态动图的背后,是黄果树旅游区多年来系统推进生态治理的不懈努力。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黄果树旅游区向联合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时,因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质量差、“半边街”人工痕迹过重等原因,在第一轮考察中被拒之门外。

拥有世界一流的风景资源,却未能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这成了黄果树旅游区乃至贵州人心中的痛。改变,势在必行。黄果树旅游区决定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齐发力。

自2006年开始,黄果树旅游区启动实施“半边街”搬迁工程:历时8年,投资10多亿元,搬迁923户3000余人。搬迁后,为恢复植被,又实施“半边街”生态治理美化工程,投资5000余万元开展治理和美化,打造黄果树旅游区生态长廊。

为提高森林覆盖率,黄果树旅游区近年来扎实推进“绿色黄果树”行动计划,大力实施绿化造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森林面积达到20.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6.31%。

绿起来的黄果树,获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低碳生态景区”称号;去年底,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入选。

如今,在黄果树旅游区,丰富的喀斯特地貌、多元的水流形态、奇特的生态植被,让游客们发出由衷赞叹。黄果树旅游区党工委书记汪贤勇表示:“我们正奋力把黄果树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区,为贵州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实支撑。”

据统计,从2012年到2022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5372万亩、石漠化治理1.31万平方公里。截至2022年底,贵州省森林总面积达1.66亿亩,森林覆盖率达62.81%。

生态建设成就直接促进了生态旅游发展。贵州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资源,以生态建设为依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把“绿色+”融入文化和旅游发展各个方面,努力打造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实现旅游产业新升级。

黄果树瀑布

编辑

周黔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王玺

联系我们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