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旮旮角角贵州史丨巡抚与幕僚形同挚友知己

动静原创撰文:周胜
1662604980
积分商场

康熙十年(1671),36岁的李良年,应36岁的贵州巡抚曹申吉之邀,开始了他短暂的两年贵州游幕生活。

李良年(1635-1690) ,字武曾,又字符曾,号秋锦。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初著名诗人。与兄李绳远(字斯年)、弟李符(字分虎),皆有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齐名,并称“朱李”。朱彝尊在《征士李君良年行状》中说,李良年到京城,和朱彝尊同游西山,在寺院壁上题诗,传抄者络绎不绝。一时朝中文士都想结识李、朱两人,每次请客,客人都会询问请得有朱、李吗?合肥人龚鼎孳设宴,请了知名文士三十多人,李良年因为坠马而迟迟未到,蜡烛都烧完换过了,但大家还是要等李来后,才举杯开宴。

不过,文名虽盛,结交亦广,仍落落不遇。康熙七年(1668),李良年在京师请明代画家文徵明后裔文点为他作《武曾灌园图》,他说:“年非欲为名高者也,年母老矣,盖将归而求数亩之地发遂吾养焉。”我请人画此图不为名利,只是想回家浇菜园,奉母承欢而已。反映了李良年欲归隐的心志及背后的无奈抉择。图成之后,共有二十位名士为之题咏,朱彝尊填词《摸鱼子·题李武曾灌园图》:“护笆篱、几层茅屋,为园期占三亩。芦帘纸阁安排易,更要药垆茶臼。溪雨后。须记取、上番移竹春栽柳。扁舟记就。算夜韭辰瓜,白盐赤米,一饭尽糊口。高堂健,笑御潘舆永昼,好花随意簪首。疏泉帖石闲行处,种树僰童都有。怅别久。对图画、沉吟转觉难分手。客来寻否。判踏也门边,系船渚尾,唤我作邻叟。”

李良年在京城结识山东安丘人曹贞吉,成为挚友。曹贞吉与其弟曹申吉亦长于声律。曹申吉(1635—1680),字锡余,一字澹余,号逸庵,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康熙十年(1671),曹申吉由吏部右侍郎,改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曹申吉便邀请李良年一同入黔。

李良年与曹申吉与其说是主幕关系,不如说是年龄相若的挚友、知己,他们诗酒唱和,互相排遣远在僻荒的孤寂之情。曹申吉在诗《春尽赠李武曾》中说得很明白:“我欲奏齐讴,子来续楚词。倡和谁复闻,一遣殊方悲。”在《和武曾见白发韵》中写道:“二载忝同游,晨夕商歌发。”曹申吉还将李良年诗集《秋锦山房集》雕版刊印,李良年对曹申吉深抱知遇之恩:“绵绵寸心,感知己之难”。

《秋锦山房集》

李良年在贵州所赋诗词,清峭淡远,被认为是得江山之助。如《游华严洞用少陵白水县崔少府高斋韵》“黔山不知名,曲折随所适。历险已云惯,畏此秋阳赫。”“俄然阴崖进,花雨洒淅沥。未知何鬼工,下凿千仞石。”对比描写了洞外洞内景色的切然不同,而引起的震撼。又如《重游飞云崖歌同分虎作》“石桥叉手眩苍翠,朝阳为我开晴岚。始知山灵绝解事,似逢好友心能谙。”“华阴仙掌古谁坼,飞来一片窃以覃。东西石势各狡狯,偃仰仿忽神灵含。”自然流露出面对瑰丽奇景诗人内心的激动。《贵阳山中杂兴》诗则陶醉于贵阳景色从而表现出隐逸自乐情怀:“有水复有山,岂云非佳胜。昨来桥上眠,临流俯涓靓。玉峡束江腰,红栏竹间映。山矾落不扫,一夜没樵径。忽破水禽栖,僧坊数声磬。”曹贞吉称赞李良年黔行诗:“君握毛锥同鬼斧,蚕丛洞辟生文章。一编贻我神清旷,绝胜木棉与蒟酱。”

李良年对贵州茶也产生了兴趣。他说:“蔎叶产荒坡,倾筐新可喜。”蔎即茶。“味可赝霍州,色或类普洱,羽经列思播,名亦挂人齿。”茶味可以比肩霍山茶,茶汤颜色类似普洱,陆羽《茶经》都列了思州、播州。汤色较深,不能说是“土黔茶亦黔,夫岂山灵使”,他认为是“夷中不习法,火攻败其理”,炒制有点过火的缘故。

他还从贵州劳动人民利用水力的筒车,联想到江浙老百姓的困苦,在《水车行》中写道:“黔人五月伐蛮竹,水车团团架江腹。百筒自转洪涛风,晴日禾苗尽沾足。岂无桔槔与辘轳,终藉人力相持扶。未如老农日饱睡,坐待粳稻收膏腴。吾乡水车制浑朴,胼胝仅足输官租。吾将揽笔绘此图,可惜江南水面平于铺。水车仅可施急水,倘欲移置徒区区。古来财赋称三吴,吁嗟民力何由苏。”

水车

李良年评价自己的诗词:“盖矜慎有馀,而排宕不足矣。出游万里,不废吟咏,要其所作,不过山川临眺、友朋赠答之语。盖田野之士所宜言止此。若夫有为而为,予则非其人也。”我写诗慎重严谨有余,豪气奔放不足。游历了这么多地方,肯定要赋诗,也不过是咏山吟水,人情应酬,都是些乡间夫子题咏的东西。假如要我为了什么去写,那我可不是这样的人。在清初的时代氛围中,矜持谨慎成为李氏三兄弟的共同规则。

朱彝尊时时念及远在贵州的李良年,在《金缕曲·寄李武曾在贵竹》词中写道:“秋锦堂前凋锦树,问灌园、何日归长水。倚闾望,几年矣。”顾炎武亦致书李良年,并寄新刻《日知录》样本请李良年校正。

曹申吉与李良年不同的是,他是肩负重任的封疆大吏。在康熙二年(1663)所撰《安丘曹氏族谱序》中,曹申吉告诫族人:“学而有用者,有司举之则仕,仕不期大官,毋欺君,毋怀利,毋伐功,毋挤僚辈,毋党上官而草视庶民”。在任命曹申吉为贵州巡抚时,康熙曾对曹申吉说:“前代王守仁是好督抚,尔宜以为法,尔往勉哉。”

曹申吉书扇

在入黔途中,曹申吉看到的是“頽壁隐居民,十里无一逢。荒郊风萧萧,暮多狐兔踪。”所以,在任职贵州实际上只有两年时间里,还是尽力有所作为。他认为贵州地瘠、物匮,人贫,治黔“不可以中原之律治也。而宽其禁令,所以怀柔远人”。于是发仓赈饥,清丈田亩,免除杂税,招抚苗民;奏请获准将龙里、清平、平越、普定、都匀五卫,俱改为县,各设知县、典史。以安庄卫归并镇宁州,黄平所归并黄平州,新城所归并普安县,将军事管辖改为行政管理。又奏请获准将贵阳、安顺、平越、都匀、镇远、思南、铜仁等七府知府经管之地方钱粮,各归附郭之新贵、普定、平越、都匀、镇远、安仁、铜仁、七县知县管理,知府负责督促监察,各负其责。

曹申吉重视教化,捐资重建阳明书院,购书藏院,刊印房牍,举行月课,奖诱多方。重建王文成公祠,李良年诗《贵阳重建王文成公祠敬赋三首》有句:“前代有贤臣,殷勤天语属。即今庙貌新,战辟荆榛隩。”并注:“中丞陛辞日,上以文成为论。郡祠再建,中丞宝主之。”即是指康熙以王阳明为榜样勉励曹申吉事。曹申吉还支持创建黔灵山弘福寺,迎请赤松和尚担任弘福寺开山住持。贵州志乘阙失较久,以致“文献无征”,曹申吉组织潘驯、吴中蕃等纂修《贵州通志》。

黔灵山弘福寺

公务之余,也有闲适之趣,如曹申吉诗《插篱口号》“隔墙遥拂三眠柳,背砌低藏二尺松。山雨乍来穿石径,明朝应见碧苔封。”李良年和诗《插篱和中丞口号》“蛮府萧间此一时,风流付与后人知。东轩自写渊明句,小立墙阴看插篱。中丞尝写悠然见南山句,编其轩。”而内心不无孤寂失落之感,曹申吉《人日贵阳作》有句:“瘴疠崎岖地,艰危老大身。已甘沦井鬼,无复绘麒麟。”已经甘心沦落在分野属井鬼的贵阳了,哪里还会去想功成绘图麒麟阁。在写给兄贞吉的诗中说:“不怨道路长,但恐言归迟。何时缓乡梦,携手看鬓丝。”他奏请辞官乞归,在《三月三日》诗中写道“晴丝乱比残宵梦,倦鸟慵同久住人。此日上书乞归去,孤云纳纳转相亲。”

十二年(1673)春,康熙作出撤三藩的决定,“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李良年正逢母亲六十寿辰,便与兄绳远、弟符相约归家作寿,向曹申吉辞别,曹申吉有诗《送李武曾归长水》。六月,李符从云南到贵阳偕李良年同归,曹申吉又赋诗《重送武曾兼示令弟分虎》。不知道李良年兄弟是否对吴三桂可能作乱有所预感,可以肯定的是因作母寿恰恰逃过一劫。

李良年走后,曹申吉在重阳节作诗《九日有怀》倾诉思念之情;“篱菊香残忆别时,无边山影聚寒枝。故人寂寞阿戎远,九日题诗欲付谁?”此诗作后仅一个多月,十一月吴三桂起兵叛清,很快就拿下贵州全境。曹申吉羁留吴军中达七年之久。起初还幻想“风雨他年重会面,弟兄相对影斑斑。”逐渐转为绝望,在《不寐》诗中写道“几年心半死,一夕梦频惊”。其兄曹贞吉听闻后,又因“故乡有垂白之母”,“进退维谷,日夕惟以眼泪洗面”。李良年作诗《鹧鸪怨》三首,极尽悲情,表达对曹申吉的思念。在《寄曹实庵舍人》诗中,劝慰曹贞吉,并寄托对挚友曹申吉的感念:“飘零庾信江南赋,憔悴苏公岭外身。泪湿不缘怀古意,梦来先绕对床人。边花落后应逢雁,妖鸟啼时只暂春。马首传书曾一笑,陇梅池草是前尘。”

康熙十九年(1680)夏,据沈德潜《清诗别裁集》说,曹申吉“蜡书赴阙,密陈机宜,为贼所觉,劫归遇害。”因机密泄露,被杀害于云南双塔寺,年仅四十五岁。曹申吉被害的消息传来后,曹贞吉悲痛不已:“遂成千古人琴痛,欲结来生兄弟难。”李良年得知后,写信给曹贞吉,说:“庭始之变,初闻涕下,再闻骇愕。天道至今同矣不可问矣!为文哀之,惨痛搁笔,仅留半柬,容续毕寄呈也。”悲痛之情,难以言表。

关于曹申吉的人生结局及评价,真可谓是两个极端,亦为历史疑案。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说:曹申吉“从逆、殉难,两难考实。”

云南昆明双塔寺

编辑

刘泳林

责编

李佳

编审

莫梅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