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包灰棕、吃灰粽是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布依族同胞传统习俗。
包灰粽的原料灰糯米,是将稻秆烧成灰,过滤后与糯米炒拌而成的,灰棕也因此得名。
布依族先辈认为,草木灰有消症破积的功效,加入谷草灰后的糯米既有清凉化虚火的作用,又可增加芳香和色泽。
灰棕因外形似马蹄、枕头,又被称为马蹄粽、枕头粽。
贞丰布依族灰棕保留着原材料纯天然,加工技艺纯手工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加工一个250克的鲜肉灰棕需要一张大柊叶、三张竹叶、200克灰糯米、50克肉、2颗板栗、3根稻草。
在贞丰,几乎人人都会包灰棕,熟手通常20秒左右能包一个。临近端午,当地熟练工包一个灰棕能得到0.3元报酬,“牛人”一天能包1500个灰棕,月薪上万。
贞丰融媒体中心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