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gon
打开

特色产业向“黔”看丨施秉:“参”机盎然!从深山“土疙瘩”到国际“香饽饽”

动静原创施秉县融媒体中心
1744611300
积分商场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考察时强调,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黔山秀水,县域腾飞。贵州正以特色产业、生态优势、数字赋能,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动静推出特别策划《特色产业向“黔”看》,聚焦贵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挖掘“一县一业”的鲜活实践。在这里,读懂小城镇的大作为,共探贵州县域崛起的时代密码!
动静原创

一株鲜参

让黔东南施秉

这个云贵高原的灵秀小县

“参”机盎然

根须饱满、药香浓郁,从种植到加工全程可追溯……这是施秉太子参的“品质宣言”。

在黔东南州施秉县牛大场镇的万亩药田中,这样的高品质正被规模化“复刻”——每年超2万吨太子参从这里采收,通过深加工变身口服液、药膳包、化妆品原料,远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市场,年产值突破15亿元。

“参”藏不露

从“试种”到“支柱”

1993年,首批参农在牛大场镇试种太子参,凭借独特的微酸性土壤和生态气候,种出的太子参色泽金黄、有效成分高出药典标准30%。

2012年,“施秉太子参”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这一曾深藏苗岭的“土药材”,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全国中药材产业的佼佼者。这一荣誉的背后,是施秉县对太子参品质的不懈追求和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

科技赋能

“参”工巧匠的产业升级

2022年7月,施秉太子参产业迎来了又一里程碑事件——施秉太子参牛大场交易中心的正式启用。这个交易中心迅速成为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地交易市场,其规模与影响力吸引了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纷纷入驻。这里不仅成为了药商、药农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更是彻底改变了以往“马路市场”的混乱管理状况,为太子参的交易提供了一个规范、高效的环境。

历经30多年探索,在科技力量的引领下,施秉已发展为全国太子参核心产区。施秉太子参也已蜕变为全国瞩目的中药材品牌,其卓越品质和显著疗效在业界与消费者中均赢得了广泛赞誉。2025年种植规模达到6.25万亩,覆盖农户8327户,带动脱贫人口435户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从深山“土疙瘩”到国际“香饽饽”
太子参产业已在施秉县深深扎根
长成“参”天大树!

制图:范丹滢

施秉县融媒体中心:李泉、吴康、吴昌前

记者

任绍文

编辑

任绍文

责编

时小千

编审

李铁流

联系我们
贵州网络新闻联播
说点什么...
评论
点赞
分享

相关推荐

精选评论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
已隐藏部分评论
还没评论,等你发言了哟~
0/200
取消
1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
2 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明日空中黔课课表已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