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下午3点,《〈红楼梦〉人物和艺术课堂》作者、读者、编者齐聚贵阳孔学堂书博会,大家一起探索分享周昆新书《〈红楼梦〉人物和艺术课堂》的奥秘。
本书作者周昆现场与读者分享了他多年研究《红楼梦》的成果和心得。周昆,1963年5月出生,从事《红楼梦》研究已有30余年。通过对《红楼梦》的独特解读,展现了周昆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红楼梦〉人物和艺术课堂》是周昆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对《红楼梦》的普及和研究工作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红楼梦>人物和艺术课堂》一书,不仅是一部关联时代解读《红楼梦》的新著,也是一部弘扬“大家小书”传统“小而可贵”的著作。贵州原文联副主席井绪东说,这是一本有助于读者阅读鉴赏《红楼梦》中人物的普及性读物。
周昆介绍了本书的创作过程,重点就自己对宝玉、黛玉、宝钗三个人物的性格形象的理解,给在场的嘉宾读者作了详细的分享。
书漾读书会首席指导专家杨庆武从俞平伯、胡适等红学大家说起,说到了红楼梦的各种版本,说到了现代研究红楼梦的专家。他说,周昆这本书从人物分析入手,故事性强,结合了新媒体特点、网络语言和现代人的思想观点,对普及和推广《红楼梦》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贵阳学院退休老师陈老师说,他收集了多个版本的《红楼梦》,反复研读。他不主张过分解读《红楼梦》里的人物,他认为对《红楼梦》的研究,还在创新中,后人的理解,一定会比今人更有新意。
分享会上,来自成都、重庆、云南、广西的红学读友,提出了自己的阅读观点。
通讯员:白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