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020-2021年度“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在成都隆重举行,贵阳市上榜十大“大美之城”、十大“舒适之城”,具体榜单如下(按照城市名首字笔画排序)。
“中国美好生活城市发布盛典”依托全球最大规模的民生感受型调查——《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的数据,经模型计算得出评价结果。这项调查已经持续十五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共同推出。通过入户发放问卷和航空公司机上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本次共推选出五项榜单,其余三项榜单分别为“秀美之城”、“向往之城”、“心仪之城”,具体榜单如下(按照城市名首字笔画排序)——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活动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价值维度,下设21项分级指标。获奖城市得分都是各自城市居民用自己的感受来做评价,体现了“时代出卷,政府答卷,人民阅卷”的核心理念。在这次新冠疫情全球肆虐的大环境下,中国坚定而有力地进行防控,用最快的速度复工复产,本年度调查也加大了稳定就业的权重。
从综合数据来看,人们对公园/绿地、生活便利、城市形象、公共文化服务和水/空气质量的满意度较高。
为什么是贵阳?
贵阳是贵州省省会,定位为西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西南地区交通枢纽城市。
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311.65亿元,同比增速为5%。2019年贵阳人均GDP为8.19万元。
在23个省会城市的GDP增速当中,2013年-2018年,贵阳市连续6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贵州省“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将培育壮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重点打造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遵义都市圈,贵阳城市经济首位度提升到26%以上。
“贵阳经验”:省会拉动城市群典型样本
过去10年,贵阳经济增速领跑全国省会城市。从无中生有到风生水起,贵阳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西部城市抢抓创新发展机遇、奋力实现后发赶超的生动案例。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核心区,今年贵阳将以更大力度推动数字经济升级突破,力争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1800亿元。
除大数据产业外,“十三五”期间贵阳市共引进落地先进制造业项目897个,约定总投资2235.95亿元,恒大新能源汽车、吉利发动机制造、浪潮大数据产业园、比亚迪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投资强度大、产业带动性强的标志性中高端制造项目落户。
以绿为底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这里是“绿色氧吧”,是“生态博物馆”,是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近年来,贵阳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5年,累计完成营造林173.28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5000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森林蓄积量超过2534万立方米,林地上森林植被覆盖比例超过99%。
5年,完成山体治理1.2万亩,山体植被综合盖度基本达到100%。
5年,新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等各类公园660个。
5年,获评国家森林乡村28个,获评省级森林乡镇11个、森林村寨48个、森林人家291户。
“十三五”期间,贵阳市全面实施绿美贵阳行动,一方面扎实推进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荒山造林等工程,一方面积极开展贵阳市“e绿黔行”互联网+义务植树活动,每年3月,由市领导带头走进植树造林第一线,与广大干部群众一起,为我市增添新绿,连续5年开展市、县、乡、村四级春季义务植树活动,群众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