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社3月12日发表一篇发自北京的报道,报道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北京加快筹备2022年冬奥会的情况。全文摘编如下:
北京已准备好再次创造奥林匹克历史,而不会让新冠疫情影响其计划。与此同时,北京对2022年冬奥会的筹备工作进度表示乐观。
在2018年2月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之际,中国首都接过了举办这一体育盛会的接力棒。在2008年,北京已成功举办了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
通过举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希望成为世界上迄今唯一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北京的延庆区和邻近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将在现代、创新和环境友好的理念下,成为举办2022年冬奥会的主要区域。
尽管新冠病毒的存在带来了不确定性,但中国在2020年恢复了正常状态。首都北京加快了冬奥会筹备工作,并按时完成了阶段性进度。
2019年底,北京至张家口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两地间最短运行时间由此前的超过3小时压缩至47分钟。2020年5月底,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竣工,将主要作为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的训练场馆。
去年下半年,位于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等项目全部完工。
北京赛区的全部15块冰面也已完成建设,其中7块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这种技术的能效更高,能减少碳排放量。
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工程和五棵松体育馆改造工程也已完工。
除基础设施外,北京冬奥组委还发布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其设计灵感源自中国的汉字与篆刻艺术,并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北京还收到了100多万名国内外人士的报名申请,他们渴望成为本届冬奥会的志愿者。
2022年北京冬奥会计划招募2.7万名赛会志愿者。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将持续到2021年6月30日。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为这需要中国加快技术进步以及改善空气、水和土壤质量的行动。长期以来,环境问题一直困扰着北京市和整个中国。
成果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两年中,环境污染已得到有效治理,拥有良好空气质量的天数显著增加。
生态问题和可持续性方面的成果恰恰是中国希望2022年冬奥会能留下的遗产的一部分。中国的目标是,在冬奥会举办之前、期间和之后都能建立能效的新标准并减少碳排放量。为此,中国将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为与冬奥会相关的设施和交通提供能源。